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木兰农家院小烧锅支起致富大产业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021-08-22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农家院的大小烧锅又迎来“酿造季”。天一亮,“大胡子”林福有又仔细查看一遍烧锅。红彤彤的炉火映衬着绿油油的稻田,汩汩流淌的酒浆香飘全村,这是木兰县新民镇新华村的一景。

“大胡子”林福有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他重拾了“木兰酒师”老手艺,花甲之年再创业,不但将烧锅升级为酒厂,更带着乡亲们一起踏上了奔富路,他自己也成了全县的“脱贫致富之星”。

自从“大胡子酒厂”成立,林福有凭借精湛的酿酒技艺,把小烧装进了酒瓶、酒坛,“精装”成了品牌。为推动销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木兰县城大超市里开设了“扶贫农产品专柜”,“大胡子烧酒”成了抢手货,还卖进了省城。

这次启锅,老林可不想单纯酿酒卖酒,他想重拾“乡村烧酒文化”,让乡亲们重温记忆中的老味道,同时激发更多人的创业勇气。乡亲们说,他们怀念“自家粮食酿酒自家喝,桶装瓢舀真性情”的感觉。就为这,老林专门给乡亲们支起烧锅,推出代加工服务:210斤粮食,只收200元加工费,就能喝到自家粮食酿造的“粮食酒”。

乡亲们说:“咱自己出粮,只花个加工费,经济实惠又放心。”没几天工夫,酒厂后院酒就堆满了粮食,订单接了上百份。林福有说:“咱的手艺和为人乡亲们都信赖。粮食往院里一扔人就走了,等到了出酒的日子,打个电话,人家提桶来接酒就行。”日上三竿,林福有一声令下“出酒”,工人们迅速打开阀门,清亮的酒浆冒着热气汩汩流进酒篓。这是邻居张大哥的一锅“红高粱”,也是这个“酿造季”的头一锅酒。为了这锅酒,林福有一晚上爬起来好几次验看,生怕辜负了老邻居的信任。

“酿酒讲究温度控制,太热太冷都不行,得特别上心。”林福有指着酒篓中漂浮的酒表说,乡亲们想要什么酒就备什么粮,纯高粱、纯玉米、五粮液看各自口味。头锅酒烈、“二锅头”品质最好,二锅之后还能烧第三锅,想要喝多少度的酒,乡亲们自己说了算。以粮换酒着实让乡亲们高兴,村民们甚至盘算着借助大胡子酒厂,拿更多自家好粮出好酒,分享给更多亲友。

“大胡子”重启烧锅这些年,带动了新华村乡亲的种植积极性,不少村民签了种粮订单,高粱、小米、绿豆等杂粮种植面积逐年提升,收购价一年比一年高。到“大胡子酒厂”务工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家门口就多了一条增收渠道。“大胡子”林福有说,如今日子好了,种田机械化,活儿也没那么累了,粮食产量还逐年增加,他希望带动乡亲们,让手中的好粮增加附加值,“种得好卖得更好”,日子才能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