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藏粮于技丨五常农民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来源:冰城+ 2021-09-26

从9月24日起,五常市互助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开始收割水稻了。看着一株株籽粒饱满的稻穗,合作社负责人李学脸上挂满了笑容。他说:“经过测产,今年的水稻亩产量比去年增加约7%,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互助”合作社位于卫国乡卫国村,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机在轰鸣,也有地块是人工在收割。李学介绍,客户的需求不一样,有一小部分客户专门要人工收割自然脱水的水稻。秋收时节用工紧张,一天的人工费用在500元左右。虽然人工费用需要很大一笔支出,但也掩盖不住他内心的喜悦。“前两天测产了,亩产量比去年提高约7%,除了雨水调和、老天帮忙外,科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学兴奋地说。

今年从播种到收割,都能看到科技的影子。播种时,采用了电动播种器,可以做到定量精准播种,播撒也更加均匀,还为种子加了营养,做到了苗齐苗壮。育秧棚内加设了自动喷淋设施,浇水更加均匀,能保障秧苗茁壮成长,这些都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翻地前,稻田里撒了一遍用秸秆腐熟沤成的肥料,这种肥能培肥地力,促进农作物生长,起到保护黑土地的作用,今年第一次使用就收到了奇效。

此外,合作社今年与一家农技单位合作,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全程给予技术指导,诸如播种时间和插秧时间都提前了,这样能保证水稻有足够的生长期,成熟得更好。撒返青肥、叶面肥的时间把握得更加精准,能保证水稻及时获得养分,长得更好。

从前年开始,合作社把稻田陆续改成了5亩一块的大方田,今年春耕前全部改完,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稻田采用暗灌设施,安装了自动给水设施和摄像头,坐在家里看监控就能了解稻田里的情况。现在,除了一小部分用人工收割外,大部分都用机械收割,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一大笔人工费用。

李学更高兴的是,今年春耕时,“互助”合作社就和国内一家大企业签订了水稻收购合同,合作社的水稻按有机方式种植,届时,这家企业负责回收。李学不再为秋天卖粮分散精力,而是把心思都用在了种植上,真正做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今年是个丰收年、增收年。以后还要在科技种田上多下功夫,争取年年都上新台阶,带领乡亲们通过种植稻米早点富起来。”李学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