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速度,叫闻令而动;有一种赤诚,叫奔赴山海。为支援巴彦县疫情防控,宾县公安局抽调11名精干警力,组成排查流调小组。连日来,流调小组以电话为“武器”,以大脑为“网盘”,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精准筛选和排查流调。在疫情防控的后方战场上,为冰城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贡献力量。
48岁的李治川是11人小组里年龄最长的警员。作为一名“老刑侦”,他全身心地扑在在工作上,从警以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36人、网上在逃人员15人。由于经常出差办案,李治川的妻子在担心之余落下了神经衰弱的毛病。这次他支援巴彦,妻子更是每天晚上更是寝食不安。作为小组里的“老大哥”,李治川事事带头,最苦最累的工作他抢先扛在肩上。忙碌之余还不忘对组里的年轻人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他说:“既然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我得想到前面、做到前面。”
32岁的田春雷有着7年警龄,是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侦查员。直到现在,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巴彦。生怕体弱的父母为他担心,他只告诉二老,单位有非常重要的专案,需要长期加班,吃住在单位。在排查流调工作中,他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工作1几个小时,不叫苦、不叫累,只为确保每一条数据第一时间核查到位。
张晨旭去年末从大兴安岭地区公安机关遴选到宾县公安局。今年春节,他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坚守岗位;端午节他也奋战在一线,始终没有来得及回家探亲。这次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第一时间退掉了回家的车票,主动请缨赶赴巴彦执行任务。
41岁的邓志忱是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在刑侦岗位上摸爬滚打10余年,此次排查流调小组由他带队。临行前,他向组织保证不负重托。连日来,他对接指挥部,协调其它小组,组织召开研判会,拟写流调报告,及时准确推送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撑。在朋友圈中,他写下这样一句话:“没人生来勇敢,因为正被需要。我们远离家人,选择逆风前行,因为抗击疫情没有局外人。”
还有刘鹏、曲春雷、陈明、周杨、吴键语、王天赋、王成龙,他们共同组成了这支优秀的排查流调小分队。看不到日出,望不见日落,没有日夜之分。和家人通话,只是寥寥数语。累了,靠椅闭目;困了,趴桌而眠。他们并不被人所熟悉,甚至在拨打电话时常常遇到抱怨和误解,但正是他们高效的工作,辛苦的付出,为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