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冰城田野里处处是农忙景象。农民们都在抢抓时机收割庄稼,力保粮食颗粒归仓。颗粒归仓后如何安全保管好粮食?阿城区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粮管”——徐宏伟,30年来,他悉心管护好每一粒粮食,守护着“天下粮仓”。
这段时间,阿城区第二粮库城北分库的徐宏伟和同事们每天忙着腾空库房,检修设备,做好收粮前的准备工作。徐宏伟说:“11月下旬就开始收粮了,得把各项工作提前做好。乡亲们在田野里忙,我们在仓库里忙,各有各的忙法。不要以为粮食颗粒归仓就万事大吉了,把粮食安全地保管好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兢兢业业。”
对于怎样保管好粮食,徐宏伟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 绿色储粮”好办法。徐宏伟介绍,水稻和玉米经过烘干脱水后,达到“14个水分”,也就是粮食籽粒中含水量为14%,是安全入库收储的标准。刚刚烘干的粮食温度较高,必须先降温,入库的过程中还要通过机械把粮食的杂质去掉。粮食入库后重要的是做好防潮处理,想让成堆、成垛的粮食始终保持在一个易储存的温度内并不容易。仓库的底部要提前铺上稻壳、防潮布,放置通风笼等设施。每天要用手摸或通过辅助设施查看粮食的温度,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夏季温度高,粮食最不好储存。必须每天打扫库房内的卫生,做好通风处理。如果发现粮食温度有异常,通常要在粮垛内挖出一个大坑进一步查看内部情况,看看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挖个大坑一次就得移动几吨粮食,绝对是个力气活。为解决粮堆表层发热问题,徐宏伟和同事们选择在夜间利用离心风机进行均温通风,平衡各层粮温,解决了“冷心热皮”造成的发热,使储粮控制在低温安全状态,安全度夏。
徐宏伟说,通过机械排风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就能达到管护粮食的目的,但那样会消耗更多的电源,现在都提畅节能减排,所以如今他们更多是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来控制粮温。每天就要多动手,多挨累。自然通风,也能减少虫害,粮食更加环保,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 绿色储粮”,守护好“天下粮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