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巴彦县新立村竖起“科技助农试验田”牌子的那块地吗?金秋十月,金豆摇铃,这里的50亩富硒大豆迎来了大丰收。随着收割机驶过,金色的豆粒伴随着欢笑声在四轮车上堆起“小山”,一幅科技助农增收图画在黑土地上铺开。
巴彦县丰乐乡新立村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种植了大豆,是远近闻名的“种豆村”。虽然大豆种植规模不小,但科技含量不足,多年来,农民的收入一直不高,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早已进入了瓶颈期。
哈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进村以后,按照“一村一品,多业并举”的思路,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富硒农产品产业,针对这个村的地质地貌实际情况,引进了东北农业大学曲琦寰教授科研团队的富硒大豆项目:通过掺混肥及叶面富硒技术,使大豆亩产增长率达到10%—30%,出油率提高10%以上。
在驻村工作队的主持下,农户与合作方签订了科技助农协议书,约定了收购条款,给出高于市场价格10%的大豆收购保底价,并免费提供优质肥料及技术,增加“农业芯片”科技含量,助力大豆种植产业提档升级。
丰收了,乡亲们攥着订单卖粮,人人脸上都挂满丰收的喜悦。“种了这么多年大豆,第一次这么高产,一亩地打400多斤豆子,谁敢想啊!”种田大户魏柏龙看着田里运出的一车车大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哈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大力实施稳粮增豆,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亩产,通过深入农科院所调研考察,进行土壤送样检测等手段提供技术支撑,有力保障了富硒大豆增产增收。从春种到夏管、秋收,每个阶段驻村工作队都带领农户按照技术指导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避免喷洒农药,以此保障农产品质量。据农业专家测产,今年,丰乐村“科技助农试验田”大豆亩产达440余斤,增长率达到12%。
“国家目前特别重视提高大豆产量,我们要抓实政策,继续将科技助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引领更多乡亲踏上稳粮增豆的‘硒’望之路。”哈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相征说。
王晓东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