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助力抗疫 中医有“方”↘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2-12-26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中医中药的特殊优势也随之日渐显露。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重元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实用的中医药方法。

为什么说疫情环境下,中医“可为”?

陈重元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主要病因为疫戾之气夹“四时不正之气”。瘟疫的发生与气候异常变化关系密切,气候冬应寒而返温多是出现瘟疫的基础环境。对此类病毒、细菌引起的突发性流行性疾病,中医药是通过病毒、细菌侵犯人体后,机体综合反映所表现的外在征象进行诊断,针对病邪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失调的病机,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防范胜于未然,隐匿险于表象。疫情发生发展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途径的多样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短时间内造成了人们的极度恐慌和不安,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面对这样的现状,积极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的政策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如出一辙。《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们的抵抗力增强,即使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也可能不发病。所以,普通人群采取存正气、避邪气的预防方法,给予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能有效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对人体的侵袭?

对未感染人群而言,良好的心态、舒畅的心情、规律的作息及正常清淡的饮食可助其增强体质,扶正祛邪。此外,适当的中医治疗也可帮助我们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病毒的入侵。同时密切关注未感染人群的心理健康,避免因新冠肺炎的迅速传播出现焦虑、抑郁等倾向的发生也极为重要。

疫情环境下,中医有哪些独特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顺应气候变化,“避之有时”,适时增减衣被。

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居处通风,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饮食不过食、偏食,以清淡、营养为宜,戒烟限酒。

劳逸结合,心情愉悦。

加强运动锻炼,在量力而动基础上采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功法以健身强体。

陈重元推荐几个新冠防治的中药方剂、中药代茶饮、食疗药膳和中药香囊供大家选择。

发挥中医优势,汤剂保驾护航

黑龙江省集结中医药专家,依据本土疫情的致病特点及我省市的地域特点及气候规律,推出了预防用药“连花饮”和“化湿养正”,可避免疫疠之邪的侵入和转变,从而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

莲花饮方:金银花、连翘、生白术、佩兰、桑叶、桔梗、炒牛蒡子、芦根、生甘草、干姜、大枣。

化湿养正方:黄芪、沙参、生甘草、灵芝、藿香、防风、金银花、佛手。

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各空腹温服200ml。

对于咽痛、干咳、舌红苔薄黄、脉数的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陈重元向大家推荐经省内中医药专家充分论证,制定的协定中医药处方—“益气解毒1号方”。

黄芪、党参、沙参、白术、金银花、芦根、陈皮、牛蒡子、桔梗、生甘草。

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每次150毫升,一日2次,早晚1次。

随时随地随身佩戴中药防疫香囊

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无论是易感人群,或者已经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均可以应用中药香囊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新冠肺炎,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哈尔滨市中医医院推出的香囊方组成如下:

艾叶 12g  藿香 8g  薄荷 8g  佩兰 8g  白芷 6g  木香 6g  苍术 8g。

制法:上述饮片粉碎,过 40 目筛,混匀,用滤纸袋分装或棉花包裹,一份 20g,装入布袋。

用法:将香囊放于枕边、案头,便于吸入芳香药气,也可随身携带或悬挂于室内适当位置。建议 2-4 周更换香囊或香囊内的药袋。

注意事项:对本方中含有的中药过敏者禁用。

中药代茶饮

日常饮用可达到固护正气,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等功效。

菊花3g   金银花2g   天冬3g   百合3g

陈皮3g   茯苓3g     生姜1片  大枣2个

每日取上述药材沸水冲泡,代替饮水,建议每日饮水量1800ml-2500ml。

食疗药膳好处多,“药补不如食补”。

鉴于我省市秋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日常进食银耳雪梨百合羹可达到滋阴润肺之效。

食材:银耳、雪梨、百合、冰糖。

方法: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将泡好的银耳去根,撕成小块。雪梨去皮核,切成小块。百合掰成小块。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 待锅内汤品炖制稍微黏稠,开大火加入适量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出锅,温食、凉食均可。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