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呼吸衰竭,立刻插管...…”深夜,一位危重症患者被转运至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经过医护人员紧急救治,患者情况平稳,送至病房进一步治疗。急诊科主任王宇新告诉记者,这样的争分夺秒在急诊科是非常常见的。这段时间,为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科室医护人员大多是连轴转,大家始终坚守在医疗救治最前线,竭尽全力保护百姓健康。
王宇新介绍,哈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承担着哈尔滨市甚至全省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每天都会有来自不同地区的患者被120急救车紧急转运至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第一线,对急诊人的要求就是“最快速进行医疗救治”,作为科室主任,王宇新就是“大管家”,患者救治、人员调配、与其他科室协调等工作,哪里都少不了她。王宇新累了就回休息室眯一会儿,然后再次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至今她已经10余天没回家了。
对于哈市第一医院急诊人来说,守护患者生命,是他们的初心和使命,不仅是王宇新,科室医护人员们都在默默付出着。“很多医护即使下班了也都留在医院,因为怕如果急诊患者多,战友忙不过来,心中医者的责任感让他们都自愿选择留下来继续出份力。一个白连夜班就是32小时,这段时间不忙的时候,大家坐在椅子上,靠着墙就能睡着。但精神没有放松,一听到病床滚轮的声音,大家就会立刻清醒,开始医学处置。”急诊科护士长李艳坤告诉记者,像李丽波护士长,便在6天内上了3个32小时的白连夜班,哪里需要哪里便能看到她。
李艳坤表示,因为要穿着防护服工作,急诊人都不敢多喝水,怕上卫生间耽误急救。也经常顾不上吃饭,经常到晚上了,才吃午餐。虽然会有疲惫的时候,但看到仪器上患者生命指征逐渐平稳,大家都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作中,因为很多人嗓子都哑了,一说话患者就能听出来,“孩子,你们辛苦了,你看你嗓子都这样了,还这么细心照顾我,谢谢你们...…”李艳坤告诉记者:“医者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温暖患者的心灵。工作时我们都会想患者所想,人在生病时,心情焦虑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都想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救治,减轻病痛。即使我们因为说话太多嗓子都哑了,也会耐心地去安抚患者情绪,为他们讲解病情,我们是他们最大的依靠。”连日来的工作,李艳坤因长时间奔走、站立,她的脚趾都有点肿胀,但听到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心,她又觉得很温暖,浑身充满了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