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团团圆圆”,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沉浸在辞旧迎新、阖家团聚的喜悦之中,但因为工作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仍然坚守在工作一线,默默奉献,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普内科,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医生——怀孕28周的侯佳岐。春节,她主动向科室主任李晨玲要求加入值班的队伍中。
2023年1月23日,大年初二,侯佳岐值班。早上,她先去看的患者是76岁的霍大爷。每次霍大爷看见侯医生来了,会立刻竖起了大拇指,住院半个月来,这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的“暗号”。
“今天怎么样啊?要回家了,开心吧!回家越来越好,那咱就不用来了。要是身体不舒服随时再过来。”侯佳岐嘱咐霍大爷。
临近中午,忙活一上午的侯佳岐从六楼普内科病房走到四楼心内科病房。一位心脏病患者的用药她需要与心内科副主任王蕾会诊。沟通完,侯佳岐走到了电梯旁,“哎呀,不行,上不动了。得留点体力下午看患者。”
“最难的时候都挺过去了,现在没啥害怕的了。”侯佳岐说,最忙的时候,顾不上宝宝,也没有时间去产检。家里人早就让她请假了,但是真的是忙不开。
“年年过年都这样啊,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普内科越过年越忙,呼吸科的患者减少了,消化病的患者增多了,像是胃溃疡、胰腺炎、胃出血、消化道出血,这类患者都会增加。”
和怀孕之前比,侯佳岐说,除了随着月份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方便,就是可能和激素水平有关,前几天还被患者气哭了。“本来是想着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在春节前出院,可是患者不愿意出院,还说了挺多难听的话。”侯佳岐表示,虽然给出患者的是一个最优的方案,但是可能患者情绪不太好,医护人员也只能尽量照顾患者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大家也都在坚持。下夜班的时候都下不去,都在医院坚持着。我已经比大家少干很多了。大家真的都成宿成宿地干,已经很照顾我了,我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说着,她看了看胸前的党员徽章,“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备受鼓舞、干劲更足。我们医务工作者将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午,侯佳岐继续忙碌着,直到夜班的医生来接班。这就是一名医生普通的一天。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有许许多多像侯佳岐一样,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
闻令而动逆风疾行,挺身而出守土有责。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坚持工作高标准,服务高质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诠释崇高职业精神。
每一个坚守者的背后,都写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医者情怀。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守,才换来岁月静好,万家团圆。
孙丽霞 叶鸿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