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第四届中国冰雪运动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登陆考证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参与论坛的50多位专家学者对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登陆地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确认玉泉北极滑雪场大约建设于1910年,1918年进行改造,于1928年举办了大规模的滑雪比赛。专家们一致认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镇的北极滑雪场是欧洲现代冰雪运动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是第一个中国现代冰雪运动场地,哈尔滨市阿城区是中国现代滑雪运动登陆地。
“这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文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成果。”黑龙江省滑雪协会副主席姜一海说,现代冰雪运动的寻根之旅是做大做强我省冰雪产业的根基,为打造我省冰雪文化新IP提供了全新素材。
北极滑雪场全貌↑
新旧照片中同一拍摄角度,即可看见同样的尖房顶↑
寻找百年前照片上的滑雪场
严冬,王殿友带着一群同事沿着铁路线走了七八天,不断地拿出一张老照片比对眼前景物,终于在一处停了下来。他们发现,这个位置与铁路的距离及夹角、远山与铁路的距离,还有远山的天际线外形,与手中的照片十分吻合。于是,王殿友模仿着照片上人物的动作和拍摄角度拍摄了照片。
王殿友是哈尔滨市阿城区文旅局局长。他手中的是一张滑雪照片。他跟同事为了找到这张老照片的具体拍摄地点,在2021年12月沿滨绥铁路沿线的这次寻找中,终于有了结果。
20世纪30年代阿城的玉泉滑雪场↑
这是一张拍摄于1930年、刊登在1943年出版杂志封面上的照片。拍摄者是俄罗斯著名摄影师弗拉基米尔·巴甫洛维奇·阿布拉姆斯基。照片中的滑雪者戴着防护镜、身着滑雪专用服装、脚上穿着高山雪板。滑雪场坡陡开阔,坡下建有滑雪场服务用房,相片档案备注上清晰写明了拍摄时间为1930年,地点在哈尔滨。照片上俄文“哈尔滨”字样也清晰可见。
20世纪30年代阿城的玉泉滑雪场,滑雪者步入雪场↑
王殿友和同事最终在玉泉境内北极滑雪场1000米左右找到了近百年前照片上滑雪场的地点。经过多次多地寻找比对,当年滑雪服务用房及院落不见踪影,且滑雪场陡坡已被改造成梯田。
连续几年,业内人士和专家根据遗存的建筑、零散物件、民间资料,确定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镇北极滑雪场是当年最早建成的滑雪场,大约建设于1910年。
在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登陆考证研讨会上,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松梅讲述了寻找中国现代最早滑雪场的经过。
寻找“哈尔滨冰雪运动脉络图”
一众专家为什么要寻找最早的滑雪场?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介绍,世界上一度认为滑雪起源于北欧,直到2005年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滑雪狩猎岩画。2015年阿勒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的说法得到国际公认。从那以后,50多名冰雪产业研究专家们就开始投入到了黑龙江冰雪历史的挖掘与考证工作中。
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从“现代冰雪运动在中国传播”这一切入点进行研究,最后确定以“登陆地”作为这次溯源研究的统一称谓。
从2020年开始,以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牵头组织的专家团队开始实地考察和现场实勘,召开过5次研讨会和3次现场评鉴会,查阅近千份资料和图片。专家们对大量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详细呈现了近百年前哈尔滨冰雪运动的“最初模样”。
《黑龙江体育志》记载,中国近代滑雪运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传入中国。冬季滑冰滑雪运动成为中东铁路建设者周末休闲活动和运动方式。由于中东铁路局设在哈尔滨,在铁路沿线修建了多处滑雪场。
“1907年中东铁路建成,许多地方从1910年开始自发建设滑雪场。当来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雪场即进行了改造升级,并开始对外开放,同时举行大型相关赛事。“有些时候外文资料要比我们各级地方政府的史料详尽很多,因为当时许多建筑、场所都是外国人牵头修建的。当时的地方政府并不知道这些建筑是干什么的,所以也无从记录。”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学术交流基地副主任唐云松说,比如中东铁路职工的休闲活动在《俄罗斯驻军史》中有记载,再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一本日文书里,详细记载了当时哈尔滨盛行的滑雪运动。
百年前,哈尔滨人就很喜欢冰雪运动了。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唐飙介绍,依据当时的广告和报刊记载,周末滑雪和火车票捆绑营销,通过预售预购可以在火车票上给予价格优惠,同时滑雪场也凭火车票给予滑雪优惠。由此可见,当时滑雪运动也成为周末消费的常态化选择。
“百年前,冰雪运动在哈尔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从当时出版的报纸杂志上的冰雪运动商品广告也能看出来。冰雪运动相关商品,特别是冰雪运动装备销售火爆,商家通过各类广告营销。哈尔滨体育杂志上和俄文报纸上都刊登溜冰鞋广告,秋林公司售卖保暖针织品如毛衣、套头衫、围巾、手套、运动丝袜等商品。”
寻找各种冰雪项目的“第一个”
“玉泉滑雪场只是冰雪运动溯源的一个小点,也不是唯一一站。今后,要从雪上项目到冰上项目,把每一个冰雪项目的溯源做系统研究。”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段光达说。
唐云松在阿城玉泉北极滑雪场↑
张贵海和唐云松等专家介绍,实际上,专家团队早已着手了,并有了一定的考证。
比如,对中国第一块比赛用滑冰场的寻找。1899年哈尔滨成立运动员协会,1907年,在现哈尔滨道里区红专街建设自行车道和体育场(即原红星体育场),并在体育场内开设了滑冰场。据考证,这是哈尔滨第一块用于比赛的滑冰场,也是中国第一块用于比赛的滑冰场。
比如,对中国首个速滑协会的寻找。1909年哈尔滨网球和速滑协会成立,据考证这是中国首个速滑协会。会址在新市街即现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一带,并出版了《体育》杂志。原南岗体育场夏季是网球场,冬季是溜冰场,并举办滑冰比赛,曾吸引来自新疆的滑冰队和冰球队。
比如,对中国首次冰球比赛的寻找。1924年在哈尔滨举办北满奥运会。1938年的哈尔滨《波兰天主教星期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哈尔滨举办首届冰球锦标赛的消息。据考证,这是哈尔滨首次举办冰球比赛,也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冰球比赛。
比如,对中国首次城际冰球比赛的寻找。1940年2月,在哈尔滨举行城际冰球比赛,据考证,这是哈尔滨首次举办城际冰球邀请赛比赛,也是中国首次举办城际冰球比赛。
“中国现代冬泳运动也是从东正教在哈尔滨松花江上冰上祭祀产生的,从目前掌握的老照片看,最早记录哈尔滨冰上祭祀的是1921年。”参与此次调研的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唐飙说,目前专家团调研认为,中国现代冰雪运动中的冰球、滑冰(包括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均起源于哈尔滨。
打造中国滑雪登陆地新IP
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登陆考证研讨会共有全国15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及冰雪相关领域代表参加。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认为,哈尔滨市阿城区为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登陆地,一方面进一步夯实了我省作为冰雪体育大省强省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登陆地的确认是我省冰雪文化寻根的一大创举,为打造我省冰雪文化新IP提供了全新素材,为我省冰雪旅游、冰雪产业乃至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将来在冰雪运动中的话语权作铺垫和准备。
“由登陆地确认这一件事情到整个冰雪产业系统研究开发,突出登陆地的冰雪文化价值,打造新IP,并与冰雪旅游有机融合共促冰雪经济发展。”唐云松说,我们挖掘历史文明,给文化赋能,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以滑雪场为着力点,发展乡村经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今后要进一步深度挖掘这方面研究,还需要查阅更多历史资料,发掘更多相关史料来进行考证。”参与此次考证的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段光达说,除了历史资料,我们还需要找到实物证据来进行佐证,力争尽早完成官方认定。(哈尔滨日报记者 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