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甲流来袭?莫慌!中医“护盾”有良方↘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03-13

近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全国多地广泛性散发,那么,什么是甲流?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甲流又如何来预防?甲流对于儿童又有哪些危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一科陈宏主任医师一一做出解答。

陈宏介绍,“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简称,为流行性感冒的一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是个大家族,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因其变异速度快,常让免疫系统措手不及,故最容易引起传染与流行。

虽然流行性感冒中带有“感冒”二字,但和我们口中常说的感冒却不一样,不仅在人群中传染极快,病情进展更是远超感冒,流感病毒随飞沫悄无声息地溜进呼吸道,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快速复制,引起呼吸道黏膜上名为“纤毛柱状上皮”的细胞大量死亡。出现高热、畏寒、头痛、乏力等临床症状,重症感染者还可并发肺炎与脑炎。

中医对流行性感冒也有着长期的认识。陈宏解释道,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发病呈流行性之感冒病证。肺主卫气,外邪入侵首先犯肺,卫气失于宣达,可见发热、头痛、恶寒等证。肺主呼吸,开窍于鼻,上系咽喉,肺气失宣,清窍不利,因而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痛等症。如若感受暑湿之邪,则湿困中焦,除有卫表症状外,还可出现脘痞、恶心等症。

出现以下症状,警惕“甲流”

1.突发高热,恶寒,发热常持续3-5天,体温最高可达39~40℃;

2.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流涕、鼻塞、打喷嚏、咽痛等;

3.严重头痛、全身酸痛、精神差、常感疲乏无力;

4.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呼吸不畅等症状;也有患者会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

感染“甲流”应如何应对

陈宏介绍,《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中,流行性感冒的中医分型主要包括轻症分型(风热犯卫、风寒束表、表寒里热、热毒袭肺)、重症分型(毒热壅盛、热毒内陷且气阴外脱)、恢复期分型(气阴两虚且正气未复)。

若有发热重、微恶寒、咽喉肿痛、舌边尖红等症,可用银翘散、桑杏汤加减;若恶寒重、鼻流清涕,则为风寒束表证,可用麻黄汤加减。若兼有咽痛口渴、鼻塞流涕等肺卫表证之象,是表未解而热已入里,表寒里热,可与大青龙汤加减;若兼有咳喘痰黄、痰粘不爽等肺系实热之象,是热毒壅肺,可与麻杏甘石汤加减。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为纯阳之体,儿童甲流患者热象往往出现更快,初期体温上升迅速,易导致重症与变症发生,起病时便应加强护理、注重体温变化,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甲流”

1.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对易感人群、重点场所人群与高危人群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 月龄~5 岁儿童、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以及孕妇,均可考虑接种疫苗。

2. 消毒隔离。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潜伏末期即可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后2-3日传染性达峰,一般起病7日内均可排毒,儿童患者、重症患者排毒时间可延长。因此,应早期发现、尽早诊断、及时隔离。同时应多开窗透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学校等重点场所应定期消毒。可教育患儿咳嗽喷嚏时掩住口鼻、勤洗手、儿童等高危人群佩戴口罩等。

3. 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有正气不足、阴阳失衡,或内有邪积是导致机体易感的重要因素。此外东北地区春冬严寒干燥,应防寒保暖、勤晒日光、少食油腻生冷的食物;可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活动不宜剧烈,活动后应擦汗或洗热水澡,以防受凉;由于在室内时间较长,可培养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以静为动,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亦能起到预防、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应教育儿童早卧早起,气温允许时,可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进行轻度运动与户外活动;可以带领孩童学习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体操;使形体舒缓、精神愉快,胸怀开畅。此即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集中体现。

4. 食疗食养。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以药攻”,食疗是中医预防疫戾之气的重要手段。小儿可适当进食果蔬,补充维生素。食疗虽好,家长也需辨别孩子体质阴阳偏盛,切不可滥补。

对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网络上众说纷纭,多地甚至出现抢购奥司他韦的现象,陈宏提醒,奥司他韦属于处方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作为甲流的治疗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易损伤身体。如果孩子出现相应的症状,家长要密切关注,必要时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李可心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