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二院PET/CT中心完成我省首例“11C-PIB、11C-CFT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变性病的诊断,改变以往神经变性病无法精准诊断的现状,对疾病的早期确诊、早期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使神经变性病的临床诊断向着更精准、更有效方向迈进。
家住哈市的梁女士今年74岁,10年前从某高校教授岗位退休,近年来,梁女士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家人怀疑梁女士的神经系统出现问题,便来到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就诊。无独有偶,年逾50的赵先生近几个月出现了左脚频繁抖动的症状。两名患者在医院做了CT、MRI等检查,却均未发现有明显病变。
在神经内科吴云教授及张丽梅教授团队的建议下,决定采用医院PET/CT中心最新开展的11C-PIB、11C-CFT成像技术,做更精细的头部检查。
根据影像学结果,哈医大二院PET/CT中心主任李萍教授判断梁女士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赵先生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最终为两位患者的治疗方案提出了详尽的影像依据。
李萍介绍,神经变性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并没有像脑血管病、脑肿瘤一样在影像上出现引人注目的局灶性病灶,而是以脑某些部位出现程度不等的萎缩为特点,这使得准确识别影像学改变难度增大,对神经内科及影像科医生均是很大挑战,而这类疾病具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只能用药延缓,一旦发展为中度、重度,将对患者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要危害。
据了解,11C-PIB及11C-CFT成像技术的成功开展,为神经变性病的诊断提供了实时、高清的代谢图像,为临床制定更加详尽、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目标,使我省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病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国际水平的精准诊疗服务。
田为 方若冰 刘丽丽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