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丘脑长了“定时炸弹”!医生勇闯“禁区”精准“拆弹”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3-03-23

脑内的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可以生长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多数海绵状血管瘤是容易切除的,术中风险较低术后并发症也较少,但生长在脑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术后容易出现功能障碍,遗留并发症。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病房副主任甄云波教授团队便收治了一名丘脑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挽救患者生命,专家团队勇闯“禁区”,成功为其拆瘤。

小陈(化名)是一位丘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检查发现,他的肿瘤不仅生长在脑功能区,而且临近脑干并压迫脑干,位置深在,周围除脑干外还有内囊后肢、视辐射、语言和肢体的传导束,这些结构损伤轻者出现术后功能障碍,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结合病情,经过全科多次讨论,甄云波医疗组为患者制定了内镜下经顶间沟入路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此手术方式既可解决病变位置深在问题,同时也是损伤最小的手术路径,但此手术方式路径长,病变定位极其困难,一旦定位不准确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术后患者昏迷和死亡的风险。”甄云波介绍,将手术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后,在做足充分准备后手术如期开始。

为解决术中病变定位问题,手术应用导航和术中超声以确保定位准确,在全体医疗组的不懈努力下顺利找到病变,置入直径仅为1厘米的操作通道,内镜下将病变顺利切除,最低限度地减少了功能区脑组织的损伤。术后,小陈很快苏醒,未出现昏迷死亡等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首日,小陈的语言及肢体活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表现,全科讨论后认为此功能障碍能恢复,在医护的共同努力下,小陈术后第二天语言及肢体运动开始逐渐恢复,并在康复治疗下不断改善。

“早些年单纯涉及脑干的手术即被定义为手术‘禁区’,经过几代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和钻研,目前神经外科一病房已成功踏入脑干这个‘禁区’。”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史怀璋教授介绍,对于涉及脑干还与多个脑功能区相关的病例,只要经过制定周密的术前计划,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神经内镜、神经导航、术中超声、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等,便能在最小损伤的前提下,精准地将病变切除。

赵文洋 周汐遥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