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上白雪皑皑,阳光洒在一座座雕塑上,反射出熠熠生辉的光芒,蓝色的帐篷一字排开,在冰面上静静等待一场视觉盛宴……9日,世界首个漂浮的雕塑公园雕塑揭幕仪式暨呼兰区冬钓美食节开幕式在呼兰河畔拉开了帷幕,挪威雕塑艺术家阿尔内·马兰德新作《追梦》入驻呼兰河畔,成为漂浮雕塑公园第20位“新客”,借雕塑公园新作落成之际,呼兰区同时举办了“2024呼兰区首届冬钓美食节”,一边塑造哈尔滨打卡新地标,一边打造冰雪文旅新名片,呼兰区用“冰雪+雕塑+冬钓”创新融合方式,助力区域冰雪旅游成功“破圈”。
未来五年建成100座水上漂浮雕塑
《追梦》雕塑的揭幕与落成,是呼兰区持续开展“中国·呼兰 漂浮的雕塑公园暨国际艺术季活动”的标志性文化交流项目。据了解,2023年7月,世界上首个漂浮的雕塑公园落户呼兰,目前已经有来自16个国家地区的艺术家共20件精美雕塑佳作留在了呼兰。
为什么会将项目选址在呼兰河畔?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刘洋向记者揭晓了答案:“对家乡的热爱,让我觉得有必要为这片土地献一份力。”
51岁的刘洋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他当过纸媒记者,在央视做过导演,后来他成为一名雕塑家。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洋受邀赴韩国进行雕塑创作,在那里,他与多国艺术家之间的进行交流,并意识到中国文化可以通过这种在全球创作雕塑的形式更广泛地传播出去。为了让更多的中国雕塑家走向世界,让更多人通过中国雕塑了解中国。2012年,刘洋创立了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长,他希望通过雕塑连接世界,以此带来更多层面国家之间的交往。如今,联盟十余年间发展了130个组织成员,遍及60个国家及地区,包括7000多名雕塑家。
每年都在世界不同地方进行雕塑创作,刘洋心中却一直有个种子,想要为家乡做点事。一次机缘,刘洋与呼兰区委书记曹德友一见如故。“呼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的萧红故居纪念馆,文化与艺术的碰撞最容易擦出火花。”在曹德友的推动下,刘洋的推介下,世界上首个漂浮的雕塑公园落户呼兰河口湿地,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16个国家的顶级的艺术家齐聚河畔开始了创作。未来5年,100个雕塑将成为呼兰的新地标,凝固在呼兰河的江面,成为万里雪原的钢铁巨兽。
雕塑公园的落地,让刘洋更有信心:“未来希望能把联盟的中心放在中国,留在家乡,吸引更多的外国雕塑家来哈尔滨进行创作,向世界展现冰城之美。”
“冬钓美食节”搅热呼兰冰雪旅游
在现场借此次雕塑公园新作品落成之际,呼兰区为开发松花江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冰雪特色文化,丰富冬季旅游产品,深挖“冰雪+冬钓”旅游资源内涵,举办了“2024呼兰区首届冬钓美食节”,通过冰洞钓鱼体验、东北民俗表演、地方名优特产品展示、美食品鉴等“冰雪+雕塑+冬钓”特色活动,用创新创意赋能冰雪经济,丰富和拓展沉浸式冰雪文旅体验。
活动现场,呼兰当地特色企业纷纷亮相,其中呼兰区烘焙协会以“大美龙江 美在呼兰”为主题,创意设计推出了特色美食产品“小雪人”蛋糕,助力家乡冰雪旅游火热出圈;占地3000多亩、拥有150顶帐篷的白鹭岛露营垂钓休闲中心推出了“围炉而坐皆需暖,无关四季热与寒”的惬意冬钓体验一站式服务,让来自四方八方的垂钓爱好者,邂逅纷飞的北方雪季,让喧嚣的一切变得宁静和浪漫,打开帐帘,美食、暖意、垂钓相融……
据哈尔滨呼兰区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局长张立红介绍,呼兰区围绕全市打造“冰雪文化之都”的目标,谋划冬季文体旅游项目,未来将呼兰沿江冰雪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体验新一季“冰雪新主张”为主题,建设一站式冰雪游玩体验项目。同时,以推进实施四季旅游项目建设为核心,在原有夏季白鹭岛露营基地项目基础上,继续打造黑鹭鸟冰钓基地项目。
呼兰区区长吕海东向到场的海外朋友介绍活动特色,他说,此次《追梦》揭幕之际,呼兰区为深入开发松花江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冰雪特色文化,丰富冬季旅游产品,深挖“冰雪+冬钓”旅游资源内涵,通过冰洞钓鱼、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特色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呼兰区的冰雪文化、冰雪试验区的特色文化、松花湖的冬捕文化。呼兰区委书记曹德友也适时在现场进行了推介:呼兰区将乘“尔滨”出圈大势而上,策划好冬季冰雪活动,打造特色冰雪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海内外朋友常来呼兰,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机,进一步把呼兰河口湿地和漂浮雕塑公园打造成为哈尔滨市文旅新地标,为哈尔滨旅游持续火爆助力加油。
哈尔滨日报记者尹明/文 范子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