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的起源,知晓中国现在冰雪运动的登陆地。5月25日,“金周末·冰城宝藏”系列讲座第七讲《碰撞与交融 哈尔滨冰雪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书店举办。本次讲座由哈尔滨市社科联、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研究课题专家组精心策划,中央大街管委会、市城源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办,哈尔滨日报与中央书店承办。
本次 “金周末·冰城宝藏”系列讲座邀请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黑龙江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城源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黎纲峰开讲。
“哈尔滨冰雪文化的起点在哪儿?就在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迁都北京的前两年,也就是1151年的元宵夜,完颜亮命人将冰块加蜡烛制作成的冰灯挂满了宫廷。这就是哈尔滨冰灯有史可查的起点,也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起点。这是当时非常炫酷的科技与狠活儿,场面相当哇塞……”当黎纲峰讲到哈尔滨最早的冰灯时,很多听众会心一笑,原来,在哈尔滨玩冰灯已经900年。
从哈尔滨首届冰灯游园会,到哈尔滨第一个供多数人观赏的雪雕作品,从哈尔滨雪雕艺术的开端,到中国第一个大型人工冰挂,再到现代冰灯艺术填补世界冰雪造型艺术空白……许多尘封于历史中的哈尔滨往事,一一再现。
现场200多名听众重温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的起源,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记录下一个个有声的哈尔滨好故事。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阿丽娜从俄罗斯来到哈尔滨工作已经5年,她告诉记者:“我的研究方向跟冰雪经济相关,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深入了解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受益匪浅。”11岁的李星冉是跟同学一起来听讲座的,她表示:“作为哈尔滨人,我知道家乡是一座‘冰城’,来到这里是为了深入了解我的家乡,并把家乡文化介绍给身边的亲戚朋友,更好地推广哈尔滨。”
据介绍, “金周末·冰城宝藏”系列讲座每月定期举行两次,主讲嘉宾均为来自市社科联文化志愿服务队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市民提供了解城市历史、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全新平台。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博洋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