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阳光明媚,乡村里一派花香果丰的景象,治愈感满满。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也开始计划去田间感受丰收的喜悦。在需求的推动下,哈尔滨周边1小时自驾乡村游日渐火爆。眼下,距离哈尔滨市区约40公里的乐业镇杏林村正在准备接待即将到来的“团建游”大军。
去年夏秋季,该村接待了近3万人次的城市度假游人群。随着秋季的开启,这里的200亩花海,和采摘、慢道骑行、露营等配套休闲活动,一起吸引着来自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区休闲度假的人群。村里的各色果菜、特色饭店、民宿、粮食酒等将迎来又一个上门消费旺季。
田园花海“引流”,乡村变休闲度假地
在晴朗的日子里,将自己置身在一片向日葵花海,全世界都跟着明媚起来……进入8月中下旬,杏林村的向日葵花海如期绽放,来村里游玩的游客也日渐增多。免费花海已成为当地吸引周边城市游客的特色名片。
“今年我们的花海有201亩,原先100亩向日葵花田扩大到171亩,道路另一边还打造了可观赏能入药的百合花等花卉种植地。”村书记陈华介绍, 向日葵花海于2018年推出,“那时想着前期花可赏、后期还能卖瓜子,后来发现向日葵结籽后花盘垂下头,观赏性降低不少。之后,向日葵花海就特意选择了观赏型品种,增加赏花时长。”
杏林村针对游客需求,打造了多种体验场景。不仅有铁锅炖、农家菜等饭店,还规划了采摘园和民宿。进入秋季,采摘园里的甜玉米、桃、牛奶草莓及各类有机蔬菜,吸引来很多想要体验收获感的游客。为满足游客运动休闲、露营的需求,村里规划了6.9公里的骑行慢道和天然露营地。
人们沿着花海旁的骑行慢道可以上山,这是一条穿梭在一片农田间的小路,近两年吸引了诸多骑行爱好者。“这里空气好,几乎没有机动车路过,道路两边有树和农田,骑一遍就神清气爽。”村干部杨星告诉记者,村里还特意准备有山地自行车,供骑行爱好者租用。山路一侧,一面小湖四周环绕着一大片自然草地,“那个塘坝面积为1500平方米,附近草地可以露营。”
城市人来“尝鲜”,农产品地头卖出 “市场价”
赏花、骑行、露营、采摘……乡村度假游不仅为杏林村带来了租帐篷、租自行车、就餐住宿的收益,也推动了杏林村农产品的销量。小园菜、黏苞米、大米、酱油、粮食酒、溜达鸡、笨鸡蛋……村民们再不用去几十公里外的城市,农产品在村里就能卖出市场价。
杨星告诉记者,进入秋季,农田采摘成了热门项目。“现在,小园玉米还没完全成熟,就已经陆续接到一些预定采摘订单。8月末,小园黏苞米成熟时,会有不少人来采摘。有一家哈尔滨企业直接包下一片玉米地,要组织几十人来团建。”体验农村生活,大多数游客们会买一些村里的小园菜、粮食酒、笨鸡蛋等农产品。售价跟城区市场价差不多,仅此一项,就比以往长途跋涉到城里售卖收益增加一倍。游客多了,不少村民开始多养一些鸡鸭,夏秋季旅游热的时候卖笨鸡蛋、笨鸭蛋,到了年末,夏秋季买过农产品的城里人就会提前联系农户,预订过年用的鸡鸭。
从去年开始,杏林村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合作,建设了一个最高投放量200万尾的寒地小龙虾养殖繁育实验基地。去年,首批投放的30余万尾稻田小龙虾,为每亩稻田增加了500多元的收益。今年,杏林村投放了100余万尾稻田小龙虾。“寒地小龙虾的生长周期长,肉质紧实,成熟期又与南方小龙虾错峰,很受欢迎。”陈华预计,中秋节前后上市的寒地小龙虾也将成为村里增收的新亮点。
注册自有农产品牌,从面朝黑土到面向游客
为打造乡村旅游,2021年,杏林村再次翻新房盖,村里房屋院墙呈现灰瓦白墙,道路铺平后,设立了493盏太阳能路灯。村里的鸡鸭鹅狗猪全部进笼归圈,垃圾有专门的收集箱,村里还配建了两个污水处理站。2022年,村里完成室内厕所改造,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村里还将农产品注册了品牌,如今村里有“忆米阳光”香米、“杏林华龙”豆腐及笨榨豆、 “杏林白”粮食酒等品牌。
乡村游若不能形成持续的、成规模的旅游客户群,就无法让前期投入形成稳定的收益回馈,推动进一步的投入。“目前来到村里玩的游客以亲身体验过的和‘被介绍’过来的游客居多,村里有一定的客群量,但我们缺乏系统的宣传、专业营销,以及村里美景的曝光量,这些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陈华坦言,村子从面朝黑土到面向游客,转变才是出路。
“依托美丽乡村建立乡村度假游基地,将带动村集体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增加收入,提供就业岗位,让农村‘孤岛’变为城市‘飞地’。我们也坚信,好山好水好食材的杏林村,凭借与多个城市1小时自驾可达的地理优势,一定会成为城市休闲游的热门。”陈华介绍,今年,杏林村计划在露营营地附近规划滑草项目,扩建30家民宿。
实习生 杜佳鑫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