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与挑战”论坛在哈尔滨广厦学院举办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4-11-21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面向未来,高校应更好担负职责使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11月20日,主题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与挑战”论坛在哈尔滨广厦学院举办。

据了解,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李然教授、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分公司庄士刚总监担任主讲嘉宾。哈尔滨广厦学院校长助理王静教授及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会秘书长马宪敏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该校信息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

开幕式上,哈尔滨广厦学院校长助理王静教授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嘉宾们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思路,这将对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携手教育专家及合作企业,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高素质新质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从人工智能与敏捷化教学体系的结合角度,分享了“数智化与人工智能推动大学构建敏捷化教学体系”的经验。他指出,新时代下的教学体系需要兼具灵活性与多元性,学校应当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适应性强的核心课程,鼓励跨校合作,优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和迭代更新,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哈尔滨理工大学李然教授作“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及应用”的主题分享。深入探讨了新能源储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李教授指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扩展,高校应当在储能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投入更多资源,打破传统能源应用模式的限制,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李教授强调,储能技术不仅在能源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还为未来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庄士刚总监作“洞察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聚焦主航道培育新人才发展新产业”的主题分享。

随后,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与挑战”的主题,教师们分享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心得,专家深入探讨产教融合路径,探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碰撞思想火花,细述新质人才创新培养的鲜活实例。

据悉,此次交流活动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本次论坛旨在构筑一个高端、多元、开放的交流平台,汇聚行业学会、协会、高校、企业等各界精英。旨在洞察产业行业最前沿、深化产教融合合作模式和内容、释放校企协作能级,推动新质生产力下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我院应用型、复合型数智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哈尔滨日报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