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谁家体育老师是亚运冠军啊?来来来,记者带你找到她……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4-11-23

“后背挺直”“手臂再抬高一些”“加油,坚持住”……走进东北林业大学体能提高班的课堂,从仰卧起坐、折返跑,到各种力量训练动作,这门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提升体能水平。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热情投入、认真学习,学到了许多实用的锻炼技巧,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个备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就是亚洲短跑冠军、东林体能提高班主讲教师——孔令微。

一路成长,争做运动健将

1995年,孔令微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倭肯镇东升村。上小学后,她便接触到了体育,在训练过程中,倭肯镇中心校的体育教师发现了孔令微的运动天赋,选拔她加入校队,参加县运会。每次比赛,爆发力超强的孔令微都在参加的几个短跑项目中斩获第一,满载而归。

2008年夏,因为在县运会上所向披靡,孔令微被佳木斯市体校选中。“在我印象里,最早对田径这项运动产生兴趣,可能就是在我小时候,因为小时候我比较淘气,喜欢跑跑跳跳,觉得自己还挺有这方面天赋的。后来我参加了县运会,被选中进入了体校,于是我就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荡闯荡。”

就这样,儿时的孔令微就在心里悄然种下一颗名为“田径运动”的种子。

在体校的日子里,每天和孔令微做伴的是无数的训练与汗水。在训练中,受伤肯定是难免的。每当孔令微在无尽的训练和反复的伤痛中感到非常煎熬时,她就会想起父母、教练的期盼,想到每天并肩训练的队友,这些让她从中受到鼓励和激励,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继续努力奋斗。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她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成为省队专业队的队员,接受到了更专业的训练。相比于体校,专业队的训练安排更为紧凑,每周7天,只有两个半天的休息时间,训练结束后的呕吐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饭。高强度的训练给孔令微的心理、体能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看到自己师哥师姐拿到优异成绩,孔令微非常羡慕,这也赋予了她坚持的意义。“我下定决心,无论多苦多累,一定要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走得更高更远,让自己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里,孔令微一步步向前迈进:经过4年省队的历练,她在2014年如愿入选了国家田径队。

从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这一路上,孔令微付出了很多辛苦,也经历了许多难忘时刻。

说起其中最难忘的经历,孔令微回忆起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那个时候自己感觉非常难。接力这个项目是有主力、有替补的,训练的时候也不知道谁能当上主力,在此期间我的压力非常大。那时候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同时,我的腰伤复发,一度导致我无法参加训练,只能参与一些基本的体能训练。”

精神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煎熬,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孔令微的心头。她在心里努力告诉自己: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挺过去,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在选拔赛当天,孔令微带着伤病参加比赛,虽因意外抢跑被遗憾罚下,未能实现参加东京奥运会的目标……但孔令微并没有否定自己,“相反,我选择更加努力地走好今后的路。我觉得人生总是要有遗憾,才不会让你忘记。”

正如孔令微所说,“在挫折中吸取成长的养分”,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而是应该在经历失败之后,先让自己变得更好,走向成功。

挥汗赛场,不断争创佳绩

回首成长的经历,离不开国家的培养,教练团队、师长和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孔令微希望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田径事业作一份贡献,让自己的教练、老师和父母看到自己站上领奖台,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让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觉得为国争光和为国家作贡献是我最骄傲、最荣幸的事情。因为如果我能得到国家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光荣的一件事情。”

正是心怀目标与理想,孔令微从未放弃,始终坚持。

“让我最紧张的一次比赛,是2013年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刚18岁,可能经验不是特别丰富,在赛场上非常紧张,甚至在起跑的时候支撑的手都很抖的那种紧张。”

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内核、良好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刻苦的训练……孔令微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200米比赛中,以23秒44的成绩荣获银牌;在十三届黑龙江省运会中包揽了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4块金牌;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孔令微参与出战的中国队在4×100米接力赛中更是打破亚运会纪录,以42秒83的成绩光荣夺冠……

“那个时候我是18岁,我们团体4×100米拿到了冠军,我非常兴奋,甚至激动到夺冠的那天晚上我们队里几乎所有人都睡不着觉,这种心情完全平复不下来。我非常庆幸有这些并肩作战的队友,我们一起通过努力、一起全力以赴,拿到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然而,对于一名专业运动员来说,黄金时期是有限的,往往受年龄、体能、伤病等因素制约。

2021年陕西全运会后,孔令微选择了退役。那段时间,孔令微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退役了?”

“在我看来,竞技体育这条路不可能一直走,也要选择另外一个环境和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或许有的人认为我退役太早,觉得很可惜,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到达过顶峰,看过了山上的风景,所以我不觉得遗憾。”

入职东林,开启全新篇章

在退役后,孔令微毅然选择回到黑龙江,希望为家乡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成为了东北林业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

从拼搏赛场的运动员,到一名育人育才的大学教师;从世界各大赛事的赛场,到校园中的一方田径场;从立志要为国争光的誓言,到担起新时代青年体育发展的责任……

在这个身份转换的新阶段,孔老师希望可以把学生教好,把学生体能提高上来。为人师表,教好学生,而她需要做得更好、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把我最好的自身技能带给我的学生们。”

来到东林之后,无论是校园的环境,还是学生、老师都给孔老师留下了非常乐观和谐的印象。“在工作上,老师和前辈都很愿意帮助我;在课堂上,我非常喜欢跟学生在一起,感觉自己又年轻了10岁。”

考虑到专业匹配的角度,孔老师在众多的体育课类别中,选择去带体能提高班。“成为体能提高班的老师,可以帮助同学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让大家可以在体测中可以轻松度过,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们也都非常认真,在我看来,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基本上体能都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还有部分学生存在着肥胖、体质差等问题,“脆皮大学生”们在校园中该如何增强自己的体质呢?

孔老师强调,跑步等运动对身体和意志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体质上来了,自身的意志品质也会上来,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生活都有所帮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每天在学习之余,不妨走出寝室,走到操场上,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室外活动,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让体育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你们是非常优秀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体能上,其实你们都可以做得很好。全力以赴,把事情都做得非常好,会变得更优秀。就像我也去努力学习一些我不懂的领域,学习你们身上的优点。我很羡慕你们学习非常好,你们可能也羡慕我跑得非常快,甚至拿了这么多奖。其实我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孔老师分享道。

“如果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或者想做好一件事,那我觉得做这件事就是开心的、不觉得累的。虽然每天的训练都非常枯燥,但是我认为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我想要做好它,我就认为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全力以赴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的力量。它激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毫不退缩,以最大的热情和决心去追求目标,而在这不懈追求的过程中,一个强健的体魄,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孔老师从不同的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来让全力以赴的精神与健康的身体相辅相成:

1.锻炼方法

除了跑步,还可以进行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锻炼,每天坚持,逐渐增加数量,提升力量和体能。

2.室内运动

气温逐渐降低,同学们可以选择去健身房锻炼;在宿舍等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壶铃、哑铃等器材进行锻炼,或者进行仰卧起坐、上肢力量训练等;此外,体育部的楼下也可以进行健身锻炼,而且那里是免费开放的。

3.生活习惯

同学们可以多多走出宿舍,到田径场锻炼身体。分出一些时间用在锻炼上,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强身健体,保持一个完美、健康的身材。在饮食方面,肥胖者可以控制饮食、增强锻炼,身材适中者可适当摄入高蛋白食品,增添肌肉。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吃得开心,不过度追求节食、不盲目“崇尚”低脂。

4.避免熬夜

熬夜对身体不好。对于运动员来说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训练效果。对于学生来说,熬夜也会导致上课犯困、身体机能下降等负面影响。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孔老师的谆谆教诲,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坚定信心,努力强健体魄,体育精神也在言传身教之中厚植于学生内心。相信在孔老师的带领下,东林青年能全力以赴,在人生的赛道中跑出最优秀的成绩。

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即将到来,虽然比赛的项目不同,但奥运精神、体育精神是相通的。从世界冠军到大学老师,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体育精神的延续与传递。临近访谈末尾,当提到即将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亚冬会时,孔老师想对运动健儿们说:“希望亚冬会的健儿们可以在赛场上突飞猛进,为国家争夺更多的荣誉!”

候岚亭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