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餐不仅让同学们养成‘吃多少要多少’的好习惯,还可以亲手为同学打饭,给了我们新的用餐体验。”26日中午,哈尔滨友协三校五年二班的学生们正在吃刚刚由同学打出的饭菜。日前,哈市开展“桶餐进班”举措,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学生“吃得好、吃得饱”。目前,哈市有32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展“桶餐进校园”服务,全市116所中小学校采取“桶餐进校园”的用餐方式。
26日10时许,在平房区一家集体配餐企业中,工作人员正在按照相关学校每个班级的订餐数量进行配餐。记者看到,一勺勺热气腾腾的饭菜被分别装进保温桶中,再装车运往各个学校。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采取“桶餐”的形式配送餐品不仅规避了原始餐盒配送方式会出现不同餐品串格的情况,从而保障了菜品口味,“桶餐”还可以更好地为餐品保温。桶装饭菜进入哈尔滨友协三校,记者在该校五年二班看到,负责当天值日的学生穿戴好衣帽、一次性手套开始为同学打饭,同学们拿着餐盘有秩序地排着队。“我饭量比较小,平时餐盒里的饭吃不了,扔了怪可惜的。现在好了,能吃多少打多少,不浪费。”一位同学称,这种配餐方式真好,可以节约粮食。
记者从哈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学习借鉴了北京、天津等地“桶餐进班”经验做法,多次组织学校及校外供餐单位召开座谈会并开展现场调研,并制定下发《哈尔滨市校外供餐单位桶餐配送指南》,率先在部门中小学试点推行“桶餐进班”工作,总结经验,并对试点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修正。为确保桶餐餐食温度、设施设备卫生情况严格符合标准,市场监管人员深入各配餐企业进行驻点监管,对桶餐使用的不锈钢容器、保温桶及保温箱的清洗消毒流程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严控出餐时间、增设装箱间热风幕、餐箱加放加热水晶板等方式优化加工、配送流程,保证餐食温度。
截至目前,哈市有32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展了“桶餐进校园”服务,全市116所中小学校采取“桶餐进校园”的用餐方式,其中,平房区“桶餐进班”实现15所学校全覆盖。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推行“桶餐到班”,并围绕提升餐品品质、保障餐食温度,不断创新“校园餐”监管举措。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佳琪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