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系列重磅演出之一,1月12日晚,“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郁钧剑先生在读博士、在站博士后专场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唱响。民族男高音歌唱家、民族声乐教育家郁钧剑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为哈尔滨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这盛大的冰雪节期间,为其增添更多热闹的氛围。这场音乐会我觉得是一个契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哈尔滨独特的音乐文化与冰雪风情,意义非凡。”
2020年,郁钧剑被哈尔滨音乐学院聘请为博士生导师,2024年又被哈音聘为博士后导师,持续为这座音乐之城培养人才,至今已有9位在读博士,1位在站博士后。为了让这场音乐会更具影响力、汇聚更多的力量,此次“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郁钧剑先生在读博士、在站博士后专场音乐会,观众不仅能看到在哈尔滨音乐学院读书的8位在读博士,1位在站博士后带来的精彩表演,音乐会还邀请了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的10名青年歌唱家助阵。其中,于海洋、孔庆学、邓超然、冯金伟、庄云龙、张宇、张明旭等都曾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还有多位参演者是全国声乐展演“领军人才”。
“除了哈音的博士之外,我们邀请的嘉宾也都是中音、上音、国音等国内知名音乐学府的博士。众多声乐博士齐聚哈尔滨,这场音乐会或许能成为近年来的一次创举。我坚信,这不仅是一次音乐的展示,更是民族声乐人才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贡献力量的切实行动,能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盛事添光增彩。”郁钧剑表示,这些年轻人,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业务上更是成绩斐然,堪称我国民族声乐的中坚力量。“如今展示民歌的平台越来越少,哈尔滨能够为年轻人搭建平台,让他们在音乐之城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作为老师、作为过来人,心里真的非常骄傲。也希望通过这次音乐会,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优秀的音乐人才,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民族声乐。”
郁钧剑认为中国最应该拥有音乐学院的城市就是哈尔滨。作为西洋音乐进入中国的先导者,哈尔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声乐教育家苏石林是俄罗斯优秀的歌唱家,他曾在1924年初来到哈尔滨慰问当时在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工作人员,慰问结束后,苏石林留在哈尔滨,被聘为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的声乐教师。1929年底苏石林来到上海,任上海国立音专声乐教授长达15年,后来执教南京国立音乐院,为中国声乐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学生有中国歌唱家周小燕、温可铮、郎毓秀、胡然、斯义桂和高兰芝等。
“西洋音乐的传入离不开哈尔滨。随着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成立,作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的我见证了哈尔滨音乐学院的长足进步。我的10名博士生中有5名获得过金钟奖的金奖,他们先后报考了哈尔滨音乐学院来到这里读书。在全国音乐学院中,能集中这么多的金钟奖金奖获得者,实属少见,这是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优势,更是进步。”郁钧剑表示,他就职于哈尔滨音乐学院已经5年了,“感谢黑龙江,感谢哈尔滨能收留我这么一个老人,让我发挥自己的余热,教年轻人怎么唱歌。他们的嗓子比我都好,但是演唱的经验不如我,我将自己演唱中的经验告诉他们,比如应该怎么咬字、怎样把感情融入歌唱里、民族音乐的特点等等。未来,我也希望继续为哈尔滨的音乐事业作出贡献。”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文/视频拍摄 图片由王建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