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19时,“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郁钧剑先生在读博士、在站博士后专场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作为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重磅演出之一,郁钧剑与20余名民族声乐高手齐聚冰城,共同唱响民族声乐主旋律,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带来一场高水准的视听盛宴。演出由国家一级指挥于学锋执棒,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担任主持,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担任演奏,哈尔滨博发合唱团担任合唱。
2020年10月民族男高音歌唱家、民族声乐教育家郁钧剑被哈尔滨音乐学院聘请为博士生导师,2024年4月又被聘任为博士后导师,至今,已有9位在读博士,1位在站博士后。其中有5位获得过国家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有4位获得过文旅部“全国声乐展演”优秀人才,他们都是当今民族歌坛的佼佼者,年轻一代的中坚力量。演出当晚,在读博士王继明、张明旭、赵洋洋、孔庆学、邓超然、庄云龙、冯金伟、郁留成以及在站博士后王珂迩先后亮嗓。同时,音乐会还邀请了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的于海洋、张宇、王山、李佳蔚、周彬、马鑫芮、周紫璇、赵艺宇、彭楒然、王梓源10名青年歌唱家担任嘉宾联袂演唱。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如灵动的序曲,拉开了当晚演出的序幕。明快的节奏,恰似奔腾不息的松花江水,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音符仿若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全体演员一同唱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欢歌。随后,30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声乐作品依次唱响。《新货郎》以其质朴又诙谐的风格,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画卷;《等郎回》的旋律如泣如诉,饱含着深深的眷恋与期盼;《谁不说俺家乡好》表达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热爱家乡的心声;《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道出了祖国的强大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阿里郎组曲》带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现了朝鲜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天路》的旋律悠扬而壮丽,带领乐迷感受青藏高原的壮美风光;《爱永在》以深情的旋律传递着人间大爱。25年前,刘和刚成为郁钧剑先生的第一位学生,在本场音乐会上,刘和刚饱含深情地演唱了一首《父亲》献给恩师郁钧剑,真挚的感情让许多观众眼中泛起泪花。
69岁的郁钧剑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登场,以一曲《乌苏里船歌》将乌苏里江的美丽风光和赫哲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生动地展现出来。郁钧剑的声音依然醇厚而富有感染力,对音乐的热爱和驾驭能力丝毫未减。全体演员登场后,在郁钧剑的率领下共同唱响了《北大荒人的歌》,用歌声诉说着北大荒开拓者们的艰辛与奋斗,充满力量的演唱让观众感受到了北大荒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尽管演出已3个小时,但观众依然直呼“听不够”“要返场”!郁钧剑以一首《说句心里话》唱出了对家人的思念,又表达出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尤其是现场将歌词改为“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保卫咱哈尔滨,谁来保卫家”瞬间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观众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鼓掌,许多人轻声哼唱,沉浸在这首充满家国情怀的歌曲之中。
“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音乐会上演唱的这些民歌,有的诞生于民间的烟火日常,有的见证了重大的历史时刻,但它们都有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传唱着祖国的故事,传承着民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让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在民歌的旋律中代代相传。
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副团长、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杨光表示,此次3个小时马拉松式的音乐会,是乐团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这场演出我们策划了3个月,郁钧剑老师作为这场音乐会的核心人物,他对音乐的执着、热爱和敬业精神,是所有在校老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杨光告诉记者,交响乐团的乐手和学生们大多在黑龙江本土演出,与全国著名的业内大咖交流合作的机会并不多。而这次演出,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到了更高水平的音乐表演,开拓了视野。“希望以后通过学术交流,学院博士、博导等高端人才的引进,能与更多的业内音乐家们合作。同时,发挥乐团多种音乐元素和国际化音乐视野的优势,为黑龙江和哈尔滨地区的音乐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文/视频拍摄 图片由王建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