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冰雪为纸,挥毫泼墨——“音乐人老栾”用墨为冰城冬天添彩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5-01-28

冬日的哈尔滨,冰雪如镜。钻石海上面的碎冰晶莹剔透,他用毛笔将汉字的韵律挥洒在冰面上,如同为冬天谱写一首无声的诗篇。

游客们站在冰面前,或惊叹于冰与墨的奇妙结合,或感叹这份创作背后的匠心与坚持。有人说:“这是我见过最动人的书法,它仿佛让冰雪有了灵魂。”

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松花江上、钻石海……都有他的作品,他叫老栾,他书写的不仅是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更是对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生动诠释。不仅点亮了哈尔滨的冬天,也在每一位观赏者心中,留下了一幅难以忘怀的文化画卷。

冰上挥毫,书写浓情

夕阳西下,晶莹剔透的冰层散发着金光,“钻石海”上游人如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都聚集在熠熠生辉的冰块前欢快地拍照留念,也有部分南方游客兴奋地体验着泼水成冰的神奇感受。

在偌大的冰面上,一戴眼镜的男子,却手持毛笔静静地蹲在树林旁的一个冰块前挥毫,他就是抖音博主“音乐人老栾”,因为冰上书法而被大家熟知。

傍晚的气温零下近20度,穿棉衣戴棉手套都会感觉寒冷。为了写字,男子只能戴着薄薄的手套快速挥洒着手中的毛笔墨迹,写完一块冰就快速搓搓手,马上用小铲子将另一块冰面的浮雪、冰碴清理干净后,继续静静地写着。

“我就是想用自己的爱好,给外地客人留点念想,给哈尔滨再增加点色彩。”他边用喷壶在刚刚写完的两块冰上喷水,边笑着对记者说。

他叫栾玉鑫今年38岁,就读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还爱好魔术、绘画、摄影、围棋、弹琴和吉他。

提起冰上书法,老栾说2023年末,看到采冰后江面上有很多碎冰,就萌生了在碎冰上写书法,展示给游客们,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哈尔滨,感受哈尔滨人的热情,城市的文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想法。

就这样,写着写着,冰块就越来越大,就形成了独特的冰上书法艺术。

冰上书法,会消失的艺术

虽然栾玉鑫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举手投足、说话的语气神态,都透着一股“文艺范儿”,每一块冰面书法,除了吉祥祝福语还有诗词,他都是信手拈来挥毫而就。

他说,进入冬季只要有时间,上午在公司忙完工作,下午就开始四处寻找适合的冰块,创作冰面书法。

冰雪大世界、太阳岛、松花江上、钻石海、网红桥……哪里有残冰块,他就去哪里写。

前几天2025兴凯湖冬捕节,还专门设置了冰上书法展示区。老栾的冰面书法,组成了冰碑林。他还特意在一块冰上写下“兴凯湖”,并将字迹雕刻出来,成为冰雕书法。

为老栾创作冰上书法做辅助工作的阎玮任告诉记者,今年冬季以来,老栾断断续续已写了60多块冰面书法作品。其中最大的一块冰面书法长6米、宽3米。

老栾的书法主要是行草,他认为,创作冰上书法艺术,不仅仅是施乐、祝福与人,更是体现哈尔滨的热情文明。

尽管冰天雪地,但冰上书法的寿命却很短,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为了克服气温低冻墨、粘墨的情况,他每次都带着火锅加温,并在墨中加了酒精、白糖。每次创作完,他都会在字上喷水,将字迹“封”住。但即便这样,冰上书法还是十几天就没了。

冰上书法,会消失的艺术。

消失了,老栾就再写。再消失,再写。

从2023年以来,每年的冬季,老栾都不畏严寒、不知疲倦地坚持创作冰上书法作品,而在寒风凛冽的冰面上,他一写就是3个小时。

为冰城旅游添加新色彩 找到书法冰块还有隐藏玩法

“今天在钻石海没找到,我已经离开哈尔滨了,太可惜了。”“是这吗?已拍照打卡!” “这不单是书法,还是一场文化的融合。” 有些游客认为,冰上书法代表着哈尔滨独特的地理与文化特征,这种形式的创新恰好展现了书法在当代社会的延续性和发展潜力。路过的游客们都在赞叹,人们纷纷驻足、拍照。

因冰上书法都是在残冰上创作,而且对冰的质量也有一定的选择和要求,更为了不影响主体景观,老栾的冰上书法创作一般都选择在主景区外人少的地方创作,但也很快被人们发现,每每此时他便笑着说这是“隐藏的打卡点”,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冰上书法这门艺术,老栾也在其创作完后风趣地说:“找到我,只要你在评论区的点赞够高,我请你吃饭。”

在千里冰封的江面上,在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的冰块上,老栾创作的一个个冰上书法作品,给冬季带来了别样的风采。

有的游客拍完冰上书法照片,立马发抖音,盛赞。有的游客急切地询问冰上书法的地点,想去拍照打卡。

看到老栾在一个冰块上写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还旁边配上写意小画,十分漂亮。网友柒老板惊叹道说:“冻冰块在哪?我去拿回来。”

“希望每年冬天都能欣赏到您的杰作。” “音乐人还会书法,冰城牛人真多。” “把中国年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博主开启了一个新的打卡文化景点,把钻石海赋予文化内涵。”“这不仅是书法,更是一种艺术体验。”……不少游客认为,冰上书法不仅仅是传统的书写,更是一种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艺术创作。他们被这种艺术的现场性和动感所吸引,体验到与艺术作品诞生过程的亲密接触。

冰雪和墨水的结合让作品更有生命,引得游客大赞

“冰雪和墨水的结合让作品更有生命。” 很多游客觉得,冰雪作为画布让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动态感。墨水在冰面上流动、扩散的效果独具一格,给人一种自然之美的感受。

“冰上创作给人一种深刻的震撼。” 由于冰面无法控制墨水的流动,很多游客认为冰上书法创作过程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他们被冰面本身的特性所吸引,认为冰雪与墨水的互动为书法创作增添了许多不可控的艺术效果,对这种自然与艺术融合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这么冷的天气下做书法,简直太不容易了。” 还有许多游客注意到冰雪带来的挑战,比如低温对墨水的影响、冰面的滑动以及如何保持书法线条的流畅等,也让他们对老栾的创作过程产生了更高的敬意。

网友“一名暂无法回家的东北孩子”说:“市内各个有冰块的地方,多一些这种(冰上)诗词,学生看了也会有兴趣,旅客看了也能增加文化底蕴。多多的冰块,多多的诗句,会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游客建议,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等景区,可以专门设置一块区域,邀请像栾玉鑫这样的艺术家,进行现场冰上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让游客们不仅能看到冰上书法、冰上绘画,还能亲自体验一把冰上挥毫的乐趣。

栾玉鑫的坚持与创新,不仅为冰雪旅游注入了新生机,让冰雪文化绽放光彩,吸引游客们前来观赏、体验,更为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交流事业添砖加瓦。在冰雪覆盖的哈尔滨,他用毛笔在冰面上挥洒墨迹,冰雪与书法的结合让这座城市的冬季多了一份深沉与雅致。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鸿凌 文/摄/视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