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亚冬会开幕式当天,哈尔滨交通集团公交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8路车队迎来了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为乘客提供双语志愿服务。12日是元宵佳节,家乡文旅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刘宏波与哈尔滨曦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着汤圆等慰问品,前往8路车队向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以及公交驾驶员送上节日问候。采访中学生们纷纷表示,连日来的志愿服务让他们得以以别样的形式参与亚冬会、助力亚冬会,自身也在社会实践中收获颇丰。
按照计划,志愿者们每天9时30分至15时30分,每人跟随一辆运营的8路公交车,上车开展志愿服务。“每天不到9点,我们就到达九站公交首末站,换上红色的志愿者马甲,调整好状态,准备开启一天的志愿服务。” 来自齐齐哈尔大学的赵泽焕说道。他流利的英语,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了大作用。10日上午,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游客在建筑艺术广场站上车,赵泽焕立刻上前,用英语询问游客的目的地。赵泽焕用英语告知游客需要乘坐几站车、大概所需时长,并在到站时及时提醒游客做好下车准备。
来自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子瑜在跟车时,服务的外地游客不在少数。“亚冬会盛大启幕,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 王子瑜说,“前往会展中心、建筑艺术广场、道外中华巴洛克的游客比较多。” 每次听到有外地口音的乘客上车,王子瑜都会热情地上前询问,“主要是告诉游客们该在哪站下车,遇到有携带行李的,也会帮忙搬上搬下。”
付莹莹是齐齐哈尔大学的一名学生,这并非她首次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热情和开朗的性格,还得‘眼里有活儿’。” 付莹莹说。经验丰富的她,这几天还在车上当起了“小老师”。“有一名刚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在陌生环境里不太敢主动询问乘客的需求。经过这几天我们一起开展志愿服务,现在她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乘客,也能积极主动上前了。” 付莹莹说。公交车上上下车的老年人较多,在这几天的志愿服务中,她们积极帮助老人上下车,引导老人就座,特别是遇到老人携带包裹时,也会帮忙搬拿。
亚冬会举办期间,这些志愿者们虽未身处赛场,却在公交车上开展志愿服务。他们不仅完成了自己助力亚冬会的心愿,自身也收获满满。“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提升了交际能力,增强了服务意识,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赵泽焕感慨道,“能以这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为亚冬会助力,我感到无比自豪。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希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