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亚冬会·志愿蓝|哈六中30多名志愿者为亚冬会城市侧贡献力量

来源:冰城 +客户端 2025-02-13

冰天雪地,魅力亚冬。哈六中30余名学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让每一位来到冰城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他们不仅在比赛场馆周边提供服务,还活跃在哈尔滨火车站、博物馆等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城市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火车站志愿服务

哈六中高二8班郭雨轩

得知亚冬会招募志愿者,她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凭借出色的英语口语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耐心成功入选参加城市侧志愿者。

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体育学院和会展中心等岗位都是各方宾客抵达哈尔滨的关键节点。她不仅为宾客提供热情的服务,还帮助他们解决查询赛程、交通指引等实际问题。面对宾客的咨询,她时刻表现出耐心与细致,无论是赛事信息、场馆布局,还是哈尔滨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均能提供准确且详尽的解答。在指引方向上,她能迅速帮旅客和观众找到前往目的地的路径,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中不再感到困惑。

哈六中高二8班 黄佳煦

在亚冬会举办期间,她参与了哈尔滨火车站的志愿服务。服务期间,她主要负责引导乘客、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每当看到游客们带着期待的笑容来到哈尔滨,她都深感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他们的微笑和感谢,让她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成就感,她希望自己参与的志愿服务可以成为体现热情哈尔滨的名片。

能够为亚冬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也让她更加热爱志愿服务这项事业。

哈六中高二16班赵悦恒

在亚冬会期间,他在“出租车专用停车场”负责人群及车队秩序等系列工作。起初这份工作是比较轻松的,但随着一辆辆列车的进站,人们便络绎不绝地涌入排队通道,在望着一批批人群后,他知道工作在此刻才刚刚开始。每逢大包小裹以及幼老年人时,他和志愿者们便会协助游客接取行李,在遇到行动有碍的游客时,他们都会帮助搀扶送入车内。相信有了这次志愿服务的经历,他会在志愿服务的领域越走越远,给更多人带来便利和帮助。

省博物馆志愿服务站

哈六中高一2班吴天然

她说能有幸成为一名亚冬会志愿者,内心无比的激动。她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门前为游客做向导、帮助预约入馆及特殊人群换票等便民服务,同时也推荐哈尔滨其他景点和美食。这段时间的志愿服务让她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如何用热情和耐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在让他人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快乐,同时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哈六中高一2班赵秉轩

省博物馆志愿服务岗亭刚刚启用时,需要搬运大量物资并调试电子设备。他和爸爸认真钻研使用说明书,仔细安装零部件,把对讲机、数据线、空调、监控等调试到位。

大年初二,他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早早到达松雷志愿服务岗,清扫服务亭,打开对讲机,迎接丁香广场上络绎不绝的游客。路过丁香广场的游客大多是从哈站刚下火车,又疲惫又焦虑,不知道去哪里住宿,去哪里就餐。他早有准备,拿出旅游路线图,耐心细致地向游客介绍哈尔滨特色美食和性价比高的酒店,让游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与亚冬会志愿服务,他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与专注,如何更好地团队协作。

哈六中高一2班刘丹阳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盛大开幕,这座冰雪之城以它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北方的热情与活力。虽然她是一名高一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但她深知社会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比书本上得来的更有价值。所以热爱公益的她加入了亚冬会城市志愿者团队中,每到周末和假期都抽出时间在南岗秋林商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亚冬会志愿服务的过程让她感到无比自豪。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感动,让她体会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刘丹阳深知,作为志愿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亚冬会的形象,因此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红博广场志愿服务站

哈六中高一2班于子晋

作为亚冬会志愿者,于子晋在红博广场为外来游客提供志愿服务。南方朋友对冰天雪地的北方充满好奇,于子晋一边用简洁易懂的方式给他们讲路线,一边分享保暖小窍门,像贴暖宝宝、戴厚手套这些北方人习以为常的事。有位阿姨被街边的冰雕吸引,拿着地图询问方向,他耐心解释后,又为其摄影留念,她说:“你们东北人好热情,我已经感受到满满的温暖啦!”那一刻,他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出行难题,还架起了南北交流的桥梁。看到他们顺利前往目的地,眼中闪烁着对亚冬会的期待,于子晋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志愿服务的决心。

会场观众引导志愿者

哈六中高一7班郎朗

初入亚冬会志愿者队伍,他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崭新的制服穿在身上,使命感油然而生。培训期间,他们学习各国文化礼仪、赛事流程、应急救援知识,如海绵吸水,努力填补未知,深知点滴积累都关乎国家形象、赛事成败。

赛事开启后,他被分配到观众引导岗位,每日早早到岗,用最灿烂的笑容迎接八方来客。面对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打手语、借助翻译软件沟通……帮他们找到座位,看到他们恍然大悟后回以“Thank you”,成就感驱散疲惫。有一回,一位小朋友与家人走散,泪花在眼眶打转,郎朗牵起他的手,用广播寻人,直到一家人团聚,那声声感谢如同冬日暖阳,暖彻心扉。引导观众有序退场时,人潮涌动,维持秩序嗓子喊哑,双腿酸胀,但看到人群安全离去,场馆渐归平静,他满心是对责任担当的自豪。

哈六中高一3班 孟祥轩淇

作为本次亚冬会的志愿者,他有幸目睹了很多赛事,运动员们怀揣心中的那份梦想,用拼搏的体育精神和顽强的体力和毅力,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去迎接挑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作为哈尔滨人,他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当起了场外讲解员,帮助一些外国友人翻译不懂的文字,帮助他们寻找要去的地方。虽然正值家乡最冷的季节,他却觉得内心火热,他为志愿者的身份而骄傲。

开闭幕式演练彩排观众

哈六中高一11班刘政达

作为亚冬会开闭幕式演练的参与者,每次排练持续七小时,他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欢呼,直至嗓子喊哑,力求将东北人的热情展现给大家。当看到中国运动员浩浩荡荡地入场,现场欢呼声震耳欲聋,他也跟着激动呐喊,心中满是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当庄严的国歌奏响,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参与者肃立齐唱国歌,共同见证这一崇高时刻。他还参与了四次与亚冬会相关的冰雪志愿活动,他在中央大街用英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哈尔滨的特色景点,为外国友人提供语言帮助;他还参与“筑梦冰雪,情暖亚冬”冰雕志愿活动以及两次英语服务志愿活动。

虽然他做的这些志愿活动微不足道,但他在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他说:“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为祖国喝彩!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亚冬会成为连接亚洲各国友谊与文化的桥梁!”

冰上基地入口引导员

哈六中高二2班井思童

作为一名高中生,能成为亚冬会志愿服务引导员,是井思童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当穿上志愿者服装的那一刻,使命感油然而生,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引导工作并不轻松,场馆内人流如织,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有运动员询问比赛场地的具体位置,有观众打听洗手间、休息区的方向,还有人对赛事流程存在疑问。她时刻保持微笑,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帮助他们了解。遇到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井同学就借助简单的英语和手机翻译软件,努力让交流顺畅。一次,一位观众不小心落下了东西,井同学帮忙找到并归还,外国友人感激的话语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在冰雪的世界里,志愿者们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亚冬会的每一个角落。哈六中的志愿者们在亚冬会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高中生的光芒,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