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亚冬会,东北林业大学的师生志愿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今天,我们走进哈尔滨冰上项目运动场馆,带领大家探索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幕后故事。
哈尔滨冰球馆 热血背后的无声护航
作为冰球赛事场馆,哈尔滨冰球馆内激情澎湃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而在聚光灯之外,志愿者的身影同样熠熠生辉。
陈星和是中国香港男子冰球队的陪同志愿者。从凌晨接送运动员到深夜整理训练日志,他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信任。“这是责任,更是信任”,他感慨道。
付盈淇每日统计、分装与发放上千份餐食。“餐盒叠放整齐,数据分毫不差,才能让所有人安心投入工作。”她笑着说,“这是作为冰球馆中一只‘萤火虫’的微光,也是作为亚冬会一片‘小绿叶’的坚守。”
牛德恩需完成场馆内外十余处广告牌的巡查,确保品牌展示零误差。在这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日子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相信这是新的一年最好的开始。能在志愿服务中开启新的一年,意义非凡。”他语气中满是自豪。
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 秩序与温情的平衡术
郑文文正手持验票机,微笑着迎接观众。“验票不仅是扫描二维码,更是传递赛事的第一份温度。”面对高峰期的人流,她始终保持高效与耐心。“看到场馆座无虚席,一切付出都值得。”
哈尔滨体育学院滑冰馆 车轮上的“隐形桥梁”
女子冰球赛事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交通物流志愿者的精准调度。张浩团队负责协调数百辆赛事用车,从运动员接送到观众疏散,每个环节都需分秒必争。“车辆提前10分钟到位,路线规划精确到米,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他展示着密密麻麻的调度表说道。
物流组的王雨晴则化身“物资大管家”。从冰球护具到医疗物资,她需在赛前完成清点、分类与配送。“每个包裹都关乎赛事进程,必须零差错。”一次突降暴雪导致物资延迟,她连夜协调备用仓库,最终保障了赛前物资到位。“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使命必达’的分量。”
哈尔滨平房区冰壶馆 细节中的匠心守护
冰壶赛道的静谧之下,是志愿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郝妍负责媒体车辆引导。“睫毛结霜是常事,但听到一句‘辛苦了’,心里就暖了。”
广告巡查员周廿需快速检查全场200余块广告牌,确保内容无误、固定牢靠。搭档吴佳霖则紧盯赛道两端的标识,防止冰壶撞击导致意外,这种随时待命的状态让他们的工作充满挑战。
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哈尔滨的亚冬志愿者们始终如一。他们或许是赛事中“看不见”的角色,却用微笑与专业串联起盛会的每个环节。正如志愿者付盈淇所说:“我们愿做一片‘小绿叶’,托起冰雪之梦。”这些平凡而闪耀的身影,正书写着亚冬会最温暖的篇章。
侯岚亭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