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很冷,但热血永远沸腾!”……2月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闭幕。15日中午,中国国家男子冰球队队员、哈尔滨新区第五小学冰球队教练员于纪龙带着亚冬会的荣光重返校园,在指导校队训练间隙,与孩子们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和亚冬会的精彩故事。
中国国家冰球队队员、校队教练于纪龙说,在新区第五小学做交流分享,他感到无比开心,因为他不仅是孩子们的教练,更是一个刚刚从亚冬会赛场归来的“冰球追梦人”,很想把这次比赛中的热血、汗水、欢笑和感动,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的“小战友”们。
于纪龙给孩子们做分享时,主要介绍难忘的对战韩国队的那场比赛,当时比赛进入第三局,比分胶着在4:4,中国队正在发起进攻,但球却在前场被韩国队断下。就在对方准备传球发动反击的瞬间,于纪龙看准时机,果断将球截断。面对球门,于纪龙深吸一口气,压低重心,瞄准球门右上角——迅速挥杆!球像一道白光,穿透了对方守门员的防线,“进球那一刻,冰面在燃烧”,场上比分5:4。中国队看到“开门红”的首胜希望,那一刻,全场沸腾了,观众的呐喊声如潮水般涌入耳中。但比起进球的瞬间,于纪龙更记得的是队友们冲过来拥抱时,护具撞在一起的“哐哐”声。冰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每一次得分都是团队无数次刻苦训练的结晶。
在回看这个进球视频后,作为哈尔滨新区第五小学的教练员,于纪龙对孩子们说:“孩子们,国家队训练时和你们一样,也是从‘摔倒’开始。你们总说专业冰球队员很酷,但我想告诉你们,我们也会摔跤,也会累到喘不过气,甚至因为一个战术反复练到想发脾气。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大家就要起床开始练习滑行;下午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场里,练射门直到手腕发抖;晚上还要围在一起看录像,把对手的战术拆解成‘零件’。但正是这些‘枯燥’的日常累积,才让中国队的队员们在赛场上,本能一样进行传球、抢断。所以孩子们也要记住,努力和快乐,从来都不是敌人! ”
于纪龙还以“更衣室的温度:头盔下的笑声与眼泪”为环节主题,介绍了中国国家冰球队更衣室的设置和队员内部团结的氛围等“秘密”。冰球杆像树林一样竖在墙角,护具晾在架子上冒着热气,墙上贴着每一届亚冬会的徽章,柜子上刻着前辈们的签名。每场比赛前,男冰队员们会围成一圈,用球杆重重敲击冰面,喊出那句“中国队——必胜!”的壮语。输球时,也有人低头掉眼泪,队长就会把大家的头盔挨个敲一遍说,“抬起头!冰球砸不碎我们的骨头!”于纪龙最后鼓励孩子们说,“孩子们,更衣室里的我们不是钢铁侠,会疼、会怕、会激动,但穿上中国队战袍的那一刻,中国男冰队员们就成了彼此的盔甲。冰球教会大家的不是永远赢,而是永远敢拼,当你们在冰场上摔倒时,不要急着低头看伤口,先抬头看看球的方向;当你们觉得训练太苦时,想想进球时队友的拥抱、球迷们的欢呼、领奖台上的国歌——这些荣耀,正在未来的某个角落等着你们!”
哈尔滨新区第五小学副校长陈丽杰说,大家一起认真倾听了于纪龙教练参与本届亚冬会的精彩分享,也有幸聆听到一名国家冰球队队员的成长历程。五小在不断完善拓展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开设了冰球俱乐部,孩子们在面对艰苦训练时也变得更加的坚强,体育育人功能初显成效。本届在家乡哈尔滨成功举办的亚冬会,让全世界感受到亚洲风采和冰城魅力,同时也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嘉年华和运动盛宴。希望以此为契机,新区五小冰球俱乐部的小运动员,以他们为榜样,在运动中汲取力量,不断超越,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视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