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黑龙江省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联手诊治下,一名经过长达29个月的漫长求医路,左心室扩张至68mm、射血分数仅存16%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在省医院心衰强化药物治疗后接受了超高难度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复查心脏超声显示该患者左心室直径奇迹般回缩至60mm,射血分数也跃升至35%,顺利康复出院。这标志着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对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进入了新的阶段。

据了解,58岁的徐先生于2022年10月突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显示其心脏三支主要血管存在50%~99%的弥漫性狭窄合并严重钙化。因家属对介入治疗风险的担忧,当时未能实施血运重建。随后的两年间,徐先生的心脏功能持续恶化,左心室进行性扩张至68mm,射血分数跌至16%,辗转多家三甲医院经历十余次住院治疗,终末期心衰的阴霾始终笼罩。
去年底,濒临绝望的徐先生抱着最后希望转入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当时的徐先生全身重度凹陷性水肿,生命体征岌岌可危。省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负责人王嵬民主任、心内二科刘彤梅主任首先为其迅速启动心衰强化治疗方案,历经1个月系统治疗,徐先生左心室直径回缩至64mm,射血分数提升至28%;次月强化治疗后射血分数进一步升至33%,为后续干预赢得宝贵机会窗。
考虑到徐先生为三支弥漫合并严重钙化的冠脉病变,在同患者本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省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决定与北京安贞医院顶尖专家团队共同为徐先生进行高难度冠脉介入治疗,在双方专家携手合作下,成功完成了全部手术操作。术后的复查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徐先生的左心室直径奇迹般回缩至60mm,射血分数则跃升至35%,这对一个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王嵬民主任对此表示,这个病例改变了我们对终末期心衰的一些认知,证实了在规范药物治疗实现心脏逆重构的基础上,即使错过急诊血运重建窗口期,通过后续的多模态评估和精准介入仍有重启生机的机会。刘彤梅主任则补充道,徐先生的治疗经历也为晚期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即药物治疗创造手术条件,介入治疗巩固治疗效果,二者序贯实施产生协同效应。
此次跨省医疗协作的成功,不仅展现了黑龙江省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在心血管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协作精神,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龙江患者受益于这样的医疗合作模式,重获健康与希望。
林颖董 宇翔 哈尔滨日报记者 董彤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