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落地施行,为充分有效地利用文物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多样、层次多元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进而推动文物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3月28日,哈尔滨市博物馆精心组织开展了以“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主要变化”为主题的党建+业务大讲堂活动。

活动中,哈尔滨市博物馆索斯金旧居犹太人生活陈列馆馆长王董轲,引领大家一同了新中国文物保护法的发展脉络,并且紧密结合文物普查工作的关键要点,深入透彻剖析了新修订文物保护法中新增的“文物”概念,旨在助力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四普”工作。

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正式步入依法治理的全新阶段。而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主要变化,自然成为此次大讲堂的核心聚焦点。此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文物普查调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地下文物埋藏区等六项基本制度;对八处概念表述进行了调整优化;同时新增八项保护要求以及十项鼓励支持措施。鉴于此次修订与哈尔滨市博物馆的实际工作关联紧密,王董轲将实际业务工作与新修订的内容深度融合,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参训人员积极踊跃地表达各自的看法,使得大讲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本次党建+业务大讲堂,为哈尔滨市博物馆全体员工系统地梳理了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重要变化,助力大家深刻且精准地理解文物保护法修订的初衷与深远意义,进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以便更加出色地做好文物保护以及博物馆的各项工作。
路欣孙雪瑞哈尔滨日报记者封娇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