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双城区文化馆站在新的起点上,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应用。这不仅是一次记录,更是一次创新;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保护非遗,让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双城区文化馆相关人士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民族瑰宝,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仅仅依靠口口相传,已经不足以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的新时代。“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领域的新跨越,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桥梁纽带。

双城区文化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京剧、东北大鼓、民间曲调、皮影剪纸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视频拍摄、音频录制、整编流程、创作技能以及唱腔内容的解析、方言唱词含义等环节中的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负责人、双城区文化馆副馆长王颖表示: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推广是为了让观众目睹现场,耳听身受非遗传承项目中丰富多样的人物刻画、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数字化应用,在双城区文化馆的线上平台,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双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吸引年轻一代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期待双城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应用带来的精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数字化的助力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东 (双城区委宣传部提供图片视频)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