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黑龙江文学馆策划推出“丹心照山河·文字祭忠魂”线上主题展。通过梳理黑龙江文学中革命烈士书写及书写革命烈士的珍贵作品,感受从那些以笔为枪的慷慨诗行,到抗联文学中白山黑水间的血火壮歌……一字一句都是革命的烙印,一页一卷皆为信仰的传承。让我们透过文字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文学的回响中仰望崇高,以不朽的文字告慰英魂,让那些已经远去的背影永远矗立在时代的曙光里。

从军歌
赵尚志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
我男儿无辜倍受摧残。
血染山河尸遍野,
贫困流离怨载天。
想故国壮园无复见,泪徒然。
争自由,誓抗战。
效马援,裹尸还。
看!男儿拼头疆场军威赫显,
冰天雪地矢壮志,
霜夜凄雨勇倍添。
待光复东北凯旋日,祝聊欢。

▲李敏编《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选》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节选)
李兆麟
绚烂神洲地白山黑水间,
八载余强敌嚣张铁蹄肆踏践,
中华民族遭蹂躏,惨痛何堪言,骨暴原野血染白山巅。
义愤填胸揭杆齐向前,
驱逐倭寇团结赴国难,
民族自救抗日军成铁血壮志坚,杀敌救国复河山。

▲李敏编《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选》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兴安岭的风雪(节选)
金剑啸
冲过了雪的统治,
又见到春天的明媚。
看着树生了绿又成了荫。
伙伴渐渐的强壮起来,
在臂上留下一条肉痕。
他们集在村的外边。
喧杂着十八个声音——
这是愉快的,
充满着青春。
——是,我们是铁的,
我们要前进!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

笔端颂忠魂 文学作品忆英烈
赵一曼(节选)
于敏
赵一曼悄声的,断断续续的说:“……出去,一定,不要忘了革命。上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已经死了,但青年的一代,会永远活下去,活下去,亲眼看到敌人的灭亡,看到自由的中国,看到人民的幸福和快乐。

▲馆藏中华书局1952年版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天王盖地虎。”
座山雕突然发出一声粗沉的黑话,两只眼睛向杨子荣逼得更紧,八大金刚也是一样,连已经用黑话考察过他的大麻子,也瞪起凶恶的眼睛。
这是匪徒中最机密的黑话,在匪徒的供词中不知多少次的核对过它。杨子荣一听这个老匪开口了,心里顿时轻松了一大半,可是马上又转为紧张,因为还不敢百分之百地保证匪徒俘虏的供词完全可靠,这一句要是答错了,马上自己就会被毁灭,甚至连解释的余地也没有。杨子荣在座山雕和八大金刚凶恶的虎视下,努力控制着内心的紧张,他从容地按匪徒们回答这句黑话的规矩,把右衣襟一翻答道:
“宝塔镇河妖。”

肇源烽火
关沫南
选自小说集《雾暗霞明》
张瑞林望着杨德山,看他这些日子弄的像个叫化子。破棉袄在臂肘那里都露肉了,满脸胡茬子,在冷得刺骨的寒风吹袭中,加上为死去的同志痛苦着,好多天来一张圆脸变得又黑又瘦。只有两个高高的颧骨,还表示着他那倔强的性格。可是此刻他脸上却露出兴奋的光芒来。张瑞林也很高兴,他知道大家这些天都是在怎样一种心情中熬过来的,此刻对于他们的处境来说,斗争就是希望,就是光明,也就是从死亡通向新生的道路。同志们怎能不兴奋和激动呢!

▲馆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赵一曼女士(节选)
阿成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略瘦秀且成熟的中国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见到她,你都能很快在众多的人当中看出她别于他人的风度。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大野泰治认定自己捕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


▲馆藏《人民文学》1995年第五期
赵尚志——中国的夏伯阳
(节选)
王忠瑜
天空默默地下着大雪,东北大地上洒满了素洁的雪花,时间在艰难地痛苦地过去,赵尚志以他最大的毅力忍受着人间最大的,也是最后的痛苦。他咬着牙,一任敌人的咒骂、折磨,他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保持了一个民族英雄、抗联总司令的尊严。
八个小时以后,赵尚志终于停止了呼吸。一颗赤红的、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中华民族的好儿子,祖国的好战士,党的好党员,我们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总司令,他,他在敌人的牢房里,在祖国的土地上,在自己充满信心的憧憬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牺牲时,他年仅三十四岁。

▲馆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伪满洲国
迟子建
熬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漫漫长夜的杨靖宇在迎接最后一个黎明时是充满信心的。太阳从一堆嫣红的朝霞中活跃地升起来了,林间播撒着令人眼悦的光辉。虽然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了,杨靖宇只是吃了一点树皮,他要留着肚子吃那些村民给他送上山来的干粮。杨靖宇等待了一个上午,他没有听到任何脚步声,然而他仍未丧失信心,直到午后日影有些倾斜时,他才相信自己不会得到想要的东西了。警觉的杨靖宇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将枪膛上满子弹,步履艰难地朝密林深处后撤。然而才走到三道崴子,他就被大股追来的敌兵所发现,杨靖宇双枪齐发,一边与敌人交战一边向后方的河谷撤退,西谷高喊着让杨靖宇投降,他太想活捉他了!但西谷发现杨靖宇已经击中了冲在前面的两名警察,意识到宁死不屈的杨靖宇绝不会主动放下武器的,他只能遗憾地下了死令:开枪射击杨靖宇!被重重围困的杨靖宇虽然一心想着再次突围出去,然而这次却是终不可能了。他的手腕先是中了一弹,枪落到了地上,跟着,胸脯又中一弹,他摇晃了几下,扑倒在满是枯枝败叶的林地上,鲜血立刻把身下的雪、枯枝、泥土,层层、层层地染红了。直到最后一息,他仅存一缕意识的时候还在想,我杨靖宇只是暂时倒下了,我还会苏醒,还会站起来的。

▲馆藏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歌或曲:玫瑰花开惊醒血的羽翼——献给张宗兰烈士
选自长篇小说《如果我一去不回》
陈伟忠
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
都在对照着大地上的一个人
那一天最亮的星星是一个女孩
她和红太阳一道起身
把灰烬撒在大门口
暗示着灰烬后面充满了危险
蓝士林旗袍
雪白的围巾
黑亮的秀发
还有炯炯的双眸和一颗跳动的心

▲馆藏中国华侨出版社2020年版
箭头松
王跃斌
很快,钢盔里的雪化成了水。水上蹿起了水泡,咕嘟咕嘟响,沸水沿着钢盔边滚动。徐海看雪已化开,便将个犴达罕皮口袋拽到胸前,缓缓解开系口袋嘴的鹿皮绳,再倒提口袋底,将里边的东西,噼里啪啦,都抖搂到了地上。口袋里装着三个小口袋,一水儿黄帆布的面料。其中两个比较大,鼓鼓囊囊,一个装小米,十斤左右;一个装苞米粒,也是十斤左右。剩下的口袋比较小,瘪着肚子,里边装的是两盒洋火(火柴),一块芥菜疙瘩,一盒止痛药。这些都是留守处主任于光留给他们的。于光看留守部队突围无望,他便命令徐海,朝西北方向突围,带上刘凤,去找西征队伍。他则率队先朝东南打,将敌人吸引过去,掩护他们脱身。

▲《箭头松》首发于《中国作家》2021年第2期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海外文摘》《新华文摘》《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

▲《小说选刊》2021年第4
哈尔滨日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编辑:姜沫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