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我又能听到声音了!”东北三省首批集采人工耳蜗患者成功开机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09

4月8日13时30分,我省首批集采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其中包括东北三省第一例集采耳蜗手术患者小红)在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集体开机。此为集采后成人首次集体开机,当沉寂已久的世界突然被声音唤醒,许多患者和家属激动落泪。

“我听见了!”在开机调试现场,多数是成人语后聋患者,失去听力后,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所下降。首次通过人工耳蜗感知声音时,眼神中都有着失而复得的惊喜。

小红(化名)今年17岁,双耳听力下降9年的她,是东北三省集采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开机后当调试师说出她的名字时,立刻转头寻找声源,“我终于又能听见了!”一家人流下激动的泪水。

66岁的赵先生(化名)突发性耳聋3年,开机后大声说道:“有声音,有声音,太好了!”开机后听到家人说话声音的赵先生,开心地笑了起来。

“他失去听力后,我们沟通要么用手机打字,要么就是他看我们嘴型然后认真地分辨我们说什么。现在他可以听到声音了,我们终于可以再次对话了。”现场,陈先生(化名)的爱人告诉记者。

“听力是非常重要的,听力下降也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我曾遇到过一位患儿,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坐在土道上玩,后面开过来一辆拖拉机,听到响声,小伙伴都跑开了,他还一动不动。当时人工耳蜗植入还是很昂贵,家长也表示倾尽所有都要给孩子治疗,至少希望孩子平安成长。”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周彬告诉记者,如今有了集采政策,患者治疗费用大大降低。“近期预约的很多都是以前家庭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的患者,我们也很关注他们,有政策动态也会第一时间和他们说。”

周彬介绍,开机后,患者仍需要一段康复学习阶段,逐步恢复语言功能等。她提醒,听力下降最大的误区就是很多人都在等,就像学外语,越早接触越容易掌握。建议全年龄段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都应尽早干预。干预时间越早,需要康复的时间会越短,康复的效果会越好。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