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示范校,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一直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化教育品牌,以推动学校实现育人的全面发展。记者日前走进该校,了解到学校各教研组教师多年来已经研发并开设了50余门学校校本课程,其中本学期开设校本课程就已达14门。为了解该校已构建“普教为基、特色发展”的三级立体课程体系,记者从“回归学生立场、倾听学生声音、准确把握学生需求”等方面深入采访,进而破译哈三十二中学打造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高质量校本课程的密码。

通过艺体+类课程激发学生潜能,绽放孩子们的才华
开展合唱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而哈三十二中学的校本课程《沐光合唱》,就是让学生知道合唱是融合了多种音乐文化元素的综合性艺术。
在艺体+类校本课程中,学校还通过开设《影视剪辑与创作课程》,让学生通过深入鉴赏剖析影视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的赏析,使他们基本了解影像艺术的特点,同时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影像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与规律。
在其他艺体+类校本课程中,《古典风尚翩翩起舞》让学生明确形体训练是基础,在古典舞身韵的练习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古典舞的风格。在进行成品舞学习时,体会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感受古典舞的魅力。

科学技术类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
记者采访哈三十二中学科学技术类校本课程发现,该校的《神秘的热带雨林》课程既能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又能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祖国、对地球的认识与热爱。
而学校开设的《手中的生物学》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适当的放松大脑,用“双手”去感受生物学的别样魅力,通过百合花的观察,DNA双螺旋结构的制作让学生深刻记忆花的结构,DNA的结构。
针对学校艺体生的学习特点,学校将《数学拓展斐波那契数列》聚焦于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在数与形两方面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们具象化了解了黄金分割的定义,认识其在建筑、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科学的审美价值。
传统文化类课程:浸润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走进《Word魔法秀,让传统文化排出精彩》一课课堂时看到,教师以电影《哪吒》为切入点,开启一场奇妙的文化与技术融合之旅。学生在掌握Word软件的色彩搭配、图形绘制等实用技巧后,将这赋予古老文化一全新生命力。而《魅力语文》课中,该校教师又围绕传统文化蕴含儒家的仁爱、礼义,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思想,通过分析许多经典动画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的洞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英文歌曲赏析》课堂中,记者看到教师通过赏析经典英文歌曲,解析歌词结构、修辞手法及文化背景,结合听力训练、主题讨论、行动倡议等多元活动,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理解力与艺术审美素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哈三十二中学的校本课程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于课程富有创造性和活力,且实施中方式创新,并融合信息技术赋能。学校介绍,未来该校将持续探索特色多元课程,不断创新谋划,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助力每一位学子绽放独特光彩。同时,学校还将继续深化艺体特色高中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