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人工耳蜗价格大降75%,首批患者重获“有声世界”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11

“孩子手术挺成功,以后就能听到声音了,我们也去了一块心病。”9日,在哈医大一院耳鼻喉科二病房内,3岁9个月幼儿元宝(化名)的妈妈对记者说。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二病房主任张天虹教授团队顺利完成多例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均为我省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的首批受益者。第一批患者最大年纪65岁,最小就是元宝,年仅3岁。

单套价格由20余万元降至5万元,

5名患者成第一批受益者

“半年前筛查的时候,发现孩子有听力问题,很幸运能赶上这一次政策。”元宝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

黑龙江省防聋治聋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残联听力语言康复组组长、哈医大一院耳鼻喉科二病房主任张天虹教授介绍说,0至6岁的儿童耳蜗植入是“实报实销”的,只要向残联申请,在经过相对简单的手续与评估并公示后,对于检查、住院、用药治疗以及耳蜗费用都是报销的。

张教授表示,此次手术覆盖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及长期佩戴助听器效果不佳等不同病因引起的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标志着人工耳蜗技术进一步惠及成人听力障碍群体。政策红利大幅降低患者医疗负担,自2025年3月1日,哈尔滨市正式执行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以来,单套人工耳蜗(含植入体、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达75%。这一政策通过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让更多因经济原因延误治疗的患者获得及时干预的机会。

耳蜗并不是儿童专利,

省防聋治聋专家组组长:适用全年龄段

“一直以来,在部分人群的传统观念中,只有儿童需要人工耳蜗,这个认知亟待纠正,成人患者及时植入不仅能恢复沟通能力,更是预防继发性身心疾病的关键。”张天虹教授说,此次手术患者中,有一名65岁老年患者因双侧突发性耳聋导致全聋,经过1年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植入人工耳蜗。此外还有5年前因药物致聋的中年患者,佩戴助听器效果不理想,集采政策落地后第一时间接受了手术。

据介绍,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老年性耳聋是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觉功能障碍。根据听力学的研究,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听力衰退,女性稍晚。文献记载,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在65%以上。

“无声的世界是很可怕的,患者在患有耳聋之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方面的疾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耳聋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因此任何年龄段只要出现听力损失达到80分贝以上,就应该植入人工耳蜗。”张教授表示,第一批术后患者言语识别率均得到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耳蜗丢失可配套重置

符合适应症越早植入越好

目前我省单套人工耳蜗(含植入体、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可是耳蜗外置设备丢失了怎么办?

张教授表示,耳蜗作为电子产品,是可以配套并再重置的,最贵的部分是内置,当然是无法丢失的,而外置造价并不高,只需要到医院重置即可。同时,因为耳蜗是电子产品,因此在一定周期内存在更新升级的需求,亦需要少许费用。

医生表示,“许多患者认为人工耳蜗是‘无计可施’时的选择,其实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越早植入效果越好。”研究表明,成人植入耳蜗后不仅能恢复沟通能力,还可预防因长期听力缺失导致的心理障碍和社会功能退化。哈医大一院同步开通“人工耳蜗植入快速通道”,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从检查到手术的高效衔接,避免患者因等待期长而错失治疗时机,为成人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康复希望。

哈尔滨日报记者 徐日明

编辑 李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