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原创历史文化情景剧《再鉴·运粮河》受邀登上黑龙江省委党校讲台,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力量让思政课“活起来”,让文化传承“燃起来”。
从“金代海东青”搏击长空的勇毅到近代黑土地上开拓者的坚韧,《再鉴·运粮河》以“一条河”串联千年龙江文脉……省委党校的课堂上,演员们用肢体语言复刻运河码头的繁忙,用诗歌对白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让台下学员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这片土地的魂与根。“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剧,而是一把打开文化自信的钥匙。”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晨教授在访谈中高度评价。面对“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历史文化”的提问,该剧主创教师王晨宇动情说道:“我们不做说教者,而是做点燃者。当学生穿上戏服成为历史的主角,家国情怀便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血脉里的共鸣。”

以文化人,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挖掘本土历史IP,让龙江精神可感可知;以文育人,联动省委党校、文旅企业,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排演时,我真正读懂了脚下这片土地的温度。”剧中饰演运河纤夫的学生演员李同学感慨地说。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历史学习者到文化传播者,00后用青春热血让历史文化焕发新生。正如演出后,孙同学一句震撼人心的宣言:“我们不是历史的复读机,而是未来的执笔人!”
60场巡演、覆盖近万人次、走进省委党校……《再鉴·运粮河》的“出圈”之路,正是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探索“思政+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生动注脚。“每个剧目都是一堂思政课!”昆仑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优势,推出更多聚焦时代主题、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张力的作品,让文化传承成为滋养心灵的“活水”,也期待更多昆仑青年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中,找到文化自信的坐标,让龙江大地的故事永远澎湃向前。
哈尔滨日报记者 赵琳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图片、视频提供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