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昔日“留守儿童”成为“爱心守护者”!她6年用爱托起400名儿童的七彩假期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21

六年时间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服务时长突破3500小时,创新开展“随家公益”、“英语趣味课堂”、“心灵成长工作坊”等特色项目,累计服务留守儿童400余人次……昔日的“留守儿童”用六年的时间成为“爱心守护者”,她就是哈尔滨剑桥学院“00后”辅导员关静雯,让我们走进她的暖心故事。

“我愿意用我的陪伴去守护更多孩子们,让他们不再孤单”

关静雯,家住黑龙江海伦市共荣乡,共荣乡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乡里的留守儿童很多,关静雯曾经也是其中之一。在关静雯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务工了,只留下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关静雯说,她曾经历过没有父母陪伴的孤单日子,知道没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是多么孤独,她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陪伴孩子们成长,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给予帮助与温暖。

关静雯步入大学校园后,第一时间加入学校的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并随后发起了“随家公益”。关静雯从大一开始,每年寒暑假都会参与到陪伴家乡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当中,她会陪着孩子们读书、做游戏,也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她在大学生活中的趣事。关静雯说,每每听到她讲大学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睛好似放了光一样,孩子们更加坚定自己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好去外面走一走。

四年寒暑假的陪伴,让关静雯与留守儿童之间也发生了许多暖心的小故事:孩子接水喝会让她先喝,看到她被蚊虫咬立马跑去拿止痒药,会向她撒娇、会亲亲她……这些都让她感到自己做志愿是值得的,她收获的快乐、温暖与感动都让她感慨万千:“我们与孩子共成长,陪伴孩子度过有爱的假期,我们都是志愿服务的受益人。”

给人温暖传递力量,六年坚持用青春温暖童心

自2019年起,关静雯连续六年投身“情暖童心·乡伴童行”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用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在共荣乡的寒暑假期里,她创新开展“英语趣味课堂”“心灵成长工作坊”等特色项目,累计服务留守儿童400余人次,通过“1+X”结对帮扶模式,建立长效关爱机制。她精心设计的“情景式英语教学法”使乡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提升70%,相关经验被纳入省级公益项目优秀案例。

凭借卓越表现,她连续6届蝉联黑龙江省"情暖童心"公益项目优秀志愿者,打造出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示范样板。此外,关静雯开创“志愿服务+创新模式”,带领300余人团队打造“乡伴童行”、“幸福社区”等品牌项目,服务覆盖超千人次,更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公益动能,成功申报哈尔滨大学生社团健康红丝带行动计划,推动高校防艾宣传覆盖率达95%。2022年创立的“静雯”志愿者服务站,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共建基地、15支专项服务队的枢纽型公益平台。

希望志愿光芒温暖更多的人

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服务时长突破3500小时……关静雯说,“爱像一团火,给人温暖,传递力量;爱更需要传承,在你和我的接力中,托起更多人的希望。”“姐姐,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姐姐,我好想爸爸妈妈。”“姐姐,爸爸妈妈今天给我打电话了。”……每当关静雯耳边回响去小朋友的这些话语时,就更加坚定做好志愿服务。

大学毕业后,身为哈尔滨剑桥学院辅导员的她着力构建“三维一体”志愿服务体系,纵向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横向拓展31家政企社合作单位,深度打造“支教助学”、“科技惠农”、“文化传承”等六大品牌项目。带领的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11项,包括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宣讲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殊荣。2023年,服务站创新实施红色基因工程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单位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二十余次,服务受众超万人次。

6年的时间,关静雯与她的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印证着:当青春与时代同频,个人价值将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绽放永恒光芒。

哈尔滨日报记者 赵琳

哈尔滨剑桥学院图片提供

编辑 王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