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现场丨观众王一涵:一场跨越时空的松花江音乐采风之旅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27

4月26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内,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研一学生王一涵沉浸在《松花江组曲》的美妙乐声中,捕捉着创作灵感。“今天能在北京欣赏到一部描绘松花江的作品,这种感觉十分新奇。”她说。

这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年轻学子坦言,作品中的管弦乐技法使她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哈尔滨的冰雪世界。“乐曲中轻柔之处尤为精彩,而激昂之处则极具爆发力,恰似文旅宣传片中展现的冰雪景象。”

小时候,王一涵曾去过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她回忆,记忆中的中央大街建筑既文艺又宏伟,“内心特别渴望能再去一次哈尔滨。”在王一涵的印象里,哈尔滨的寒冷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那种冷意厚重却不压抑,反而满溢着艺术气息。”

对于这部巧妙融合了中西音乐语汇的作品,她凭借敏锐的感知,洞察到其结构设计中的精巧构思。“作品既有纯粹的管弦乐部分,也有与民乐协奏的段落。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音响性格,然而组合在一起,却能让我对哈尔滨与松花江产生丰富的想象。”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方面由于学校与国家大剧院距离相近,另一方面鉴于所学专业的缘故,她时常前来欣赏高水平的演出。“此次在交响乐之春欣赏到汤指与哈尔滨交响乐团的表演,我深切感受到哈尔滨交响乐团配合默契。在汤指的引领下,乐团对每个音符、每个气口的把握都严丝合缝、一丝不苟,给人一种高度团结且能爆发出强大能量的深刻印象。”

此次在国家大剧院聆听作曲家臧婷创作的《松花江组曲》,也为她未来的创作带来诸多启示。“身为作曲专业的学生,我时常思索,学过的和声、曲式、复调等专业知识,究竟能否在当代实际作品中得以运用。听完臧老师的这部作品后,我从中获得了关于知识运用的启发。尤其是哈尔滨临近俄罗斯,具有一定的俄罗斯风情,我们所学的和声许多源自俄罗斯学派,因此这部作品让我思考,如何将俄罗斯学派的一些作曲技术真正融入到现代,乃至具有中国风格的实际作品当中。”

或许在王一涵眼中,这部旋律跌宕起伏的《松花江组曲》,宛如借助音符引领她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采风之旅,使她得以在作曲家浓浓的乡情之中,领略松花江畔的徐徐江风与独特的历史风情。

哈尔滨日报北京特派记者 于秋莹 封娇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胡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