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发布会】“五一”假期怎样健康地过,如何提高抗病能力 | 专家来解答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29

4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省疾控中心及省传染病防治院专家就近期市民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解答。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如何做好传染病预防

专家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大家国内游、出境游以及亲友团聚活动会明显增加,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一是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控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提示,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出行前,要提前准备必备药物和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感冒药、止泻药、口罩、消毒湿巾等等。

二是要做好个人卫生。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及咳嗽时要遮住口鼻。

三是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外出旅行时,尽量携带适宜常温保存、不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共同就餐时,倡导使用公勺公筷;在家用餐时,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不要直接饮用生水,避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四是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要与动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触摸、不投喂,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被意外咬伤;被狗、猫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就医,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必要措施。

五是要做好驱虫和防护的“双屏障”。在蚊子、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要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身体皮肤暴露;减少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区域的停留时间,每4小时补涂驱蚊剂,避免被蚊虫、蜱虫叮咬。

还要提示大家,在美好的假期里,要保持健康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

专家表示,应对诺如病毒,首先要正确认识。诺如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可以引起急性胃肠道炎症的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或通过接触物传播,比如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或者是其他感染了诺如病毒的物体进行传播。同时需要注意气溶胶也是可以进行传播的。

春季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另一方面是因为春夏季气候变暖,人们外出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与人群接触的时间和几率也会增加,这就增加了病毒的易感性。

感染了诺如病毒,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可以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但也并不是说所有出现呕吐、腹泻的原因一定都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大家还是要科学地进行判断和分析。如果近期没有食用腐败的食物,而且周围有密接人群感染了诺如病毒,这时就要提高警惕,可以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测。如果确诊也不必过度惊慌,因为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就可以自愈,儿童和老年人,需额外注意补液、对症治疗。

对于预防方法,提醒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小朋友们,要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餐前和如厕后;大家在处理食物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熟食物分开,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如果家里有患病的病人、要仔细地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做好个人防护。

对公众科学接种疫苗疾控专家给出建议

专家介绍,一直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自1982年我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我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2010年以后,更是实现了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零报告。

通过免疫规划的实施,我省大多数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超过95%,部分疾病已达到消除或接近消除状态,直接或间接挽救了无数生命,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十四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政策,持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手牵手互助共进行动”和查漏补种月活动,确保全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方便公众疫苗接种,我们加快推进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公众可以通过“金苗宝APP”或“健康龙江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为自己及家人进行疫苗接种预约和查询服务。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加快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和跨省异地预防接种数据共享建设工作。

在疫苗接种方面,对于大众来讲,一是要正确认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有效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二是要正确认识疫苗的安全性。所有疫苗在上市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疫苗临床试验和药监部门的监管审批,疫苗的安全性是非常有保障的。接种疫苗出现严重异常反应的概率极低,远远小于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危害。如果对某种疫苗的接种心存疑虑,建议向专业医生或到疾控机构咨询,而不要自行决定停种。三是要严格遵循接种程序。公众应该了解疫苗接种程序,选择正规的接种机构,合理安排接种时间,确保全程接种,避免漏种。

在此,还要提醒大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每位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对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如宫颈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需要在个人知情、自愿的前提下自费接种。

假期爬山、踏青、郊游,如何防范、应对蜱虫

专家解析,蜱虫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草爬子”,根据我省既往监测数据,4-9月是蜱虫的活跃季节。蜱叮咬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莱姆病、森林脑炎等,在被蜱叮咬后的数周内,应特别留意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

预防蜱传疾病的核心在于有效避免蜱虫叮咬。为此,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灌木丛等蜱虫的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停留或坐卧。在个人防护方面,可采取一系列物理措施,如穿着浅色长袖长裤、扎紧裤腿、选择包脚鞋等,以减少蜱虫与皮肤的接触机会。此外,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含有避蚊胺、羟哌酯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也能有效降低蜱虫叮咬的风险。

野外活动结束后,细致地自我检查同样不可或缺。应仔细查看身体各部位、衣物及背包上是否有蜱虫附着。回到居所后,及时沐浴更衣,并重点检查头皮、耳后、颈部、腋窝等皮肤褶皱处,确保无蜱虫残留。

如果不慎被蜱叮咬,也不必惊慌,条件允许建议立即就近寻求专业帮助。若需自行处理,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先用酒精涂抹蜱虫身体,再用镊子或专用工具在贴近皮肤处夹住蜱虫头部,以稳定、均匀的力量将其拔出。随后,对叮咬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感染。随后务必及时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被蜱虫叮咬的情况,以便医生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最近早晚温差大,怎样可以提高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专家提醒,当前哈尔滨春季的气温不是很稳定,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的季节无疑是容易增加儿童和老年人患流感的几率,不少人疑惑老年人和儿童究竟该如何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其实身体的免疫力是需要得到很好的平衡,而不是提高。

首先部分人对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可能有一些误区,会认为服用一些免疫力药物或食用一些保健品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其实我们免疫力正常人群不需要额外借助药物及保健品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可以主要从饮食上入手,多食用一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像鸡鱼肉蛋奶,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帮我们摄入大量的维生素。老年人和儿童的消化系统比较弱,可以少量多餐,水果放在两餐之间食用;平时的饮食也要适当地食用一些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防寒,根据天气适当增减衣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任何人,无论是儿童、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很重要,可以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天气逐渐变暖,大家可以适量地增加户外运动。要勤开窗通风,在保证室内温度适中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空气流通。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