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新闻发布会】构建“天地一体”生态监测网 我省打造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4-29

29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主题为“以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筑牢生态文明建设坚实根基”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依据部署,我省将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龙头,省哈尔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样板,省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绥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区域中心,省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黑河、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基础中心,形成黑龙江省特有的“1+1+5+7”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布局,实现监测服务支撑更加高效,监测管理体制机制更加顺畅。

坚持全域覆盖,建成“天地一体”监测网络

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涵盖大气、水、土壤、声、生态、污染源等要素,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全省累计建成各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98个,实现全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县区全覆盖;布设地表水国、省控监测断面(点位)205个,聚焦国考断面、跨界断面等重点关注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159个,实现具备水站建站条件的地表水国控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建设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129个,设置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68个,设置土壤国控点位1404个,生态质量地面监测样地1105个;黑龙江大兴安岭站、黑龙江三江平原站、黑龙江兴凯湖站、黑龙江黑河站4个站点入选国家生态综合站名单。

在监测工作中,我省积极引进无人机、走航监测车、卫星遥感等先进设备,逐步开展自动监测站数智化改造。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与我省生态安全战略定位相适应的,上下协同、天地一体、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今年我省重点完成三大项工作

我省生态环境系统组织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三年计划,构建“理论+实操+实战”三维培养模式。2025年,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将持续以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重点做好三大项工作。

一是持续抓好监测工作质量。按照《2025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持续做好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等例行监测,推进污染源监测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全力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大局。

二是全面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优化站网布局,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快推动监测领域技术创新应用,强化监测数据互联共享,形成更符合管理需要的监测评价体系。

三是进一步加快数智化转型。充分应用数据库、物联网等新技术,完善全省监测管理平台,推动自动监测站试点改造,逐步产出更多、更好的监测数据产品,切实发挥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领域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为推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木双

编辑 刘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