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五一”劳动节起源故事、了解鱼纹的文化脉络与吉祥寓意……“五一”假日,黑龙江省博物馆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创新教育模式,推出“相约龙博”系列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博物馆里体验趣味十足的知识文化之旅。

5月1日,“相约龙博”的研学课堂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带领孩子们“穿越”到19世纪末,深入了解“五一”劳动节的起源。“通过活动,让我们明白‘五一’劳动节不仅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劳动者争取权益斗争历史的纪念”“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互动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抢着回答自己的收获。

“铜镜是古代人照面理容的用具,一般是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而成……”在5月2日的“相约龙博”研学课堂上,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讲解,了解了铜镜的基本结构和样式分布、鱼纹的文化脉络与吉祥寓意、学习如何欣赏双鱼纹大铜镜。通过“老师”的详细介绍,让孩子们从双鱼纹铜镜这一微观视角中,窥见中华文明中“鱼纹”的绵长生命力。

活动中,孩子们还亲手绘制了双鱼纹主题画。“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艺术鉴赏力和思维创造性,还让孩子通过接触历史,激发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以后假期会经常带孩子来博物馆。”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哈尔滨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不需要带孩子出远门去探馆,家乡的活动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

田英琪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图片来自受采访单位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