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五一·我在岗】青年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游客服务保障,哈军工纪念馆等迎来参观热潮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04

“五一”假期期间,哈军工纪念馆、船舶博物馆、海洋文化馆及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史馆迎来参观热潮,截至目前累计接待观众超20000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近50余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坚守岗位,以专业与热忱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小长假里,哈工程四大场馆内人头攒动,参观者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与船海魅力。在哈军工纪念馆内,参观者沉浸式驻足观看一件件珍贵展品,感受哈军工在共和国国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卓越贡献。在 “共和国第一” 展区,仿真模型生动展现哈军工人在 “大搞科研,猛攻尖端”时代背景下,自力更生创造的诸多 “第一”;在"两弹一星"主题展区前,参观者们通过影像资料与实物,深入了解到一代代哈军工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无怨无悔选择。

在船舶博物馆内,参观者沿着时间脉络,从郑和下西洋的福船模型到“辽宁号”航母缩比模型,领略中国船舶工业的跨越发展。海洋文化馆内,在志愿者引导下,观众通过标本、互动设备探索四大主题板块,海洋保护与强国意识在实践体验中悄然深化。校史馆里,泛黄照片与珍贵文件串联起学校从哈军工到“211工程”高校的奋进历程,两院院士墙与重大科研成果陈列,点燃了参观者们对学术探索的热情。

青年志愿者成为此次服务保障的中坚力量。来自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以及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分布于各个岗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吕可桢在哈军工纪念馆入口处日均完成200余人次的参观引导与咨询,耐心解答观众疑问;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南雅茹在哈军工纪念馆承担部分讲解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哈军工精神娓娓道来;青年志愿者们分布在展馆各处,通过有序引导,使展厅通行效率提升30%。

"当看到孩子们模仿先辈们敬礼的模样,我真切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哈军工纪念馆志愿者朱雨萌在服务日志中写道。这群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以青春之姿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时代担当。参观者们也纷纷表示,跟随者志愿者的脚步,参观完四个场馆之后,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红色的力量和船海的魅力。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图片来自哈工程

编辑 张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