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哈工大:持续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04

1310名哈工大学子担任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连续23年接力支教;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荣获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生科技创新成绩5年蝉联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首位……哈工大青年正在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筑牢信仰之基 领航青春航向

在哈工大“青春的选择”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陆任驰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北,带领当地的孩子们点燃机器人梦想的故事。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支教故事影响、带动更多人。

用“青言青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学校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学校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整合全校领导干部、党员专家、领军企业骨干等力量打造“志在航天争做时代先锋”“自主创新 跑出制造强国加速度”等实景大思政课,推动学科优势与思政课融会贯通,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有效拓展“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抓实抓细抓好“青马工程”,邀请院士专家、航天英雄、大国工匠、世界冠军等专题授课,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勇担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深耕实践沃土 躬身社会服务

在中车长客的试验线上,哈工大学子上了一堂高铁上的实景大思政课。“坐上氢能列车,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浪潮”……学子们感受颇多。

近年来,哈工大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持续构建思政实践、科研实践、职涯实践、国情社情民情实践互促互补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格局,不断探索拓宽实习实践新路径,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推进社会实践提质增效。2024年组织全校1956支团队,17569名师生参与,深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以实干服务地方发展,创新性打造青年实干家之国情社情民情实践专项,以扬帆计划、政务实习、基层选调等为依托,选派优秀学生到基层各领域兼职开展实岗锻炼,引导青年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真问题”、产出“真成果”。积极深化学校志愿服务品牌,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1700次,学生参与超25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8万小时。1310名哈工大学子担任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志愿者,2024年研究生支教团规模达107人、创历史新高。曲拥措姆少数民族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室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激活青春动能 勇攀创新高峰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哈工大学子斩获金奖3项,入围总决赛项目总数与金奖获奖总数均实现历史突破。金奖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胡楚彦说:“在哈工大学习的6年中,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科技创新平台,从大一时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大二时参加大创项目,之后进入特种陶瓷研究所极端环境应用陶瓷课题组,再到参加‘挑战杯’,我们一步步成长。”

哈工大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用好“祖光杯”竞赛选拔平台,以“挑战杯”等赛事为抓手,创建哈工大科技创新“种子库”,激发学生科技类社团、科研青年突击队活力。哈工大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连续五年位居榜首。

搭建成长桥梁 护航青春征程

草长莺飞,春光如许。在暖廊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学子们正围在一起体验“神秘”课程。做麻婆豆腐、地三鲜、披萨、咖啡,体验吉他减压课、篆刻、书法、绘画……在哈工大的暖廊里,学生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

学校聚焦团员青年全方位全过程成长成才,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校庆日、“航天日”等系列品牌活动,创新拓展暖廊空间、风雨操场等校园文化浸润场域,让学生走在路上就能随时参与活动。年均开展艺术鉴赏、审美感知、演讲表达等“哈工大四季”校园文化繁荣工程1000余场、覆盖10余万人次,举办的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壶、雪地足球、雪战等冰雪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组织开展的冰雪文化节、冰雪趣味运动会、冰雪嘉年华、冰雕及雪构建造大赛等系列活动成为“冬季最美校园”名片。

哈工大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引领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张又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纪天伟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张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