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光尚未漫过林海的松针,龙江森工大海林林业局新林林场防火瞭望员庄秀增已将装有干粮和水壶的背包稳稳背上肩,山间的寒气渗入衣领,他紧了紧衣扣,手持通讯设备,踏上了当日瞭望塔的值班之路。山路蜿蜒崎岖,他一步一稳地朝着山顶攀登,目标是那座高达37米的瞭望塔。这座铁塔是方圆三十里内的最高坐标,而塔顶那不足四平方米的铁皮屋,将陪伴他度过整个“五一”假期。
128级台阶每踏一步都伴着金属震颤的回响,肩上的十斤重设备包与腰间的望远镜盒相互碰撞,在山谷间荡起细碎的音符。爬上瞭望塔,庄秀增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迅速打开设备进行调试。“100、100”“100有,请讲”“126报岗,值班庄秀增,天气晴,西北风2-3级,目前一切正常……”庄秀增正通过无线电台,向防火指挥部汇报新林瞭望塔当日的情况。

望远镜的金属圈还带着露水的凉意,他像往常一样,顺时针转动镜筒,老庄的目光一寸寸扫过天际线。东边山麓的雾霭正缓缓消散,西侧的针阔混交林在晨风中如绿浪般翻涌。老庄拿起记录本,认真记录下工作日志。
春秋两季防火期昼夜温差极大,铁皮屋白天被烈日炙烤如蒸笼,夜晚却冷如冰窖。去年深秋,一场突降的冻雨让塔顶结满冰壳,他裹着军大衣蜷缩在椅子上,硬是靠一壶热水撑过了零下十摄氏度的寒夜。

瞭望工作是一项寂寞枯燥并且要求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工作,不仅要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忍受孤独和寂寞。“最难熬的是五一、中秋、国庆这样的团圆节,万家灯火的时候,这儿连个亮影儿都见不着,只能听见大风呼呼地刮。”儿子总在电话里问他:“爸,山上的星星比家里亮吗?”他答不上来,因为他的夜晚永远被望远镜和电台占据。

日复一日的坚守,让他练出了“千里眼”的绝活,同时也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它能够牢记每个管护区内的每条沟系,哪里有烟、哪里发生火情,他只需一看,便能精准确定火情位置,确保第一时间将准确的火点信息报告出去。
“‘五一’期间正处于春季防火戒严期,瞭望塔的工作格外重要,我必须坚守岗位,为防火指挥部提供第一手信息。”老庄神情认真地说道。

在这个“五一”假期,在龙江森工林区像老庄这样的瞭望员还有许许多多。他们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这片没有观众的天空舞台上,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编织着守护森林的最牢固防火网。他们是山林的“眼睛”,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更是这个“五一”假期里最美的劳动者。
王新丹 李德龙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张大星
视频、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胡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