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双城区街头人潮涌动,各景区景点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在这繁荣欢乐的背后,双城区多部门联动,共同坚守与付出,以周密的部署、暖心的服务,共同织就了一张坚实而温暖的安全服务网,守护着双城文旅的美好画卷。
科学谋划,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双城区提前召开文旅工作联席会议,会上要求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做到早部署、早行动,精心制定“五一”假期综合应急预案。遵循“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科学救援,协同应对”的原则,构建起高效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

文旅局统筹协调全局力量,设立应急处置、旅游宣传、舆情处置等多个工作组,明确分工、协同作战,以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为切实筑牢旅游安全防线,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区旅游联席会各职能部门全面开展全区涉旅经营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各部门立足职责分工,围绕各自领域的旅游市场主体,聚焦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经营规范、交通秩序等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全覆盖安全检查,从严从实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文化场馆、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重点区域,设施设备运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关键环节均被纳入排查范围,隐患问题一经发现即刻整改。
各景区依据承载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限流措施,建立游客流量预警机制,一旦达到预警值,立即启动分流方案,避免人员过度聚集。
暖心服务,彰显文旅温度
当人们尽情享受假期的惬意时,双城区文旅局的党员干部们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第四野战军纪念馆、汽车博物馆、魁星楼等热门景区,文旅服务台成为游客的“温馨港湾”。党员干部们面带微笑,以专业、热情的服务迎接每一位游客。

他们将精心制作的双城区旅游地图发放到游客手中,地图上详细标注着景点特色、交通路线、餐饮住宿等实用信息,成为游客畅游双城的“贴心指南”。面对游客对双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好奇,党员干部们耐心解答,热情推介特色景点、美食和文化活动,让游客深切感受双城的独特魅力。针对初来乍到的游客,他们还会结合游客时间和兴趣,量身定制个性化旅游路线,助力游客深度领略双城风光。

不仅如此,党员干部们时刻关注游客需求,一旦游客遇到突发状况,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问题。无论是迷路求助,还是物品遗失,总能看到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游客在双城的旅途充满温暖。
警民联动,护航畅通之旅
“五一”假期,交警部门同样坚守岗位,全力为文旅景区保驾护航。在各景区周边道路,交警们顶着烈日、迎着车流,指挥疏导交通,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有效缓解了景区周边交通压力。他们用专业的指挥手势和耐心的引导,保障了道路的畅通有序,让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舒心。警民携手,共同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全时值班,织密守护网络
为保障假期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双城区文旅局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值班体系。文旅局机关实行 24 小时三级值班制度,以保信息及时传递、问题迅速处理;区政府政务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做好政务服务衔接工作;区应急管理局值班人员严阵以待,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5日,文旅系统共派出23名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工作,站好“五一”假期最后一班岗。服务和监督重点旅游景区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魁星楼和状元湖;深入乡街田间地头探查文物新发现。每一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值班值守,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不忽视任何一位游客需求,用实际行动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贯穿全时段的守护网络。
文物普查,探寻历史新篇
在大家享受假期的同时,“四普”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奔赴田间地头。他们穿梭在乡间小道,仔细勘察、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文物遗迹的角落。在这个假期他们用专业和执着,不断探索双城历史的新发现,为双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添砖加瓦。他们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为双城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一”假期,双城景区景点游客接待总数达49256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35.1%。文旅市场秩序井然,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的优异成绩,游客满意度持续走高。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文旅局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彰显着文旅工作者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也离不开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与配合,更少不了各岗位值班人员的默默坚守以及文物普查人员的辛勤付出。
双城文旅人用脚步丈量景区,用汗水书写担当,以匠心服务和初心守护,为游客呈上了一场安全、温暖、难忘的旅行盛宴。未来,双城区将继续凝聚多方力量,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坚实的保障,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双城的文化魅力在八方游客的赞誉中熠熠生辉!
郑嘉楠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东
图片、视频由双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编辑:胡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