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期间,哈尔滨地铁线网总客运量突破性地超过651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实现7.43%的显著增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中央大街车站等也成为最热门车站。哈尔滨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在精细化运营、智慧服务及人性化客流疏导等方面推出了服务举措,显示出节假日里强大的承载能力。
客流稳步增长,中央大街站等成为热门车站
“五一”假期,哈尔滨地铁日均客流量达到130.24万人次,客运强度稳居全国轨道交通城市前六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5月2日单日客运量更是突破了144.41万人次,较2024年最高峰日(2024年5月1日)增长了2.46%,充分展现哈尔滨地铁集团高效有序的运营能力。





哈尔滨地铁5月1日至5日,景区、商圈、火车站、大学等周边的重点车站的单日客流量居前列,分别为中央大街站、太阳岛站、凯盛源广场站、哈尔滨站站、江北大学城站、博物馆站、中华巴洛克街区站等。
导向标识焕新,动线指引更清晰
据了解,为更好地服务广大乘客,哈尔滨地铁集团广泛听取乘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由相关专业部门审核把关,以《城市轨道交通标志标识规范》为指导,全面升级视觉引导体系。通过重构进站—购票—安检—入闸—候车—乘车—出站全流程导向标识,取消非必要围挡及“一米线”,释放通行空间,确保乘客能够快速、顺畅地完成乘车及出站流程。同时,对出入口标识、双语站名、地贴、墙贴等标识进行排查,减少视觉干扰,提升标识系统合规性和连贯性。

智慧分流增效,多站联动疏解压力
针对中央大街站单日最高12万余人次的超负荷状态,哈尔滨地铁推行了“三级疏解”策略。通过前置引导、站内管控和外部协同等措施,有效降低站台拥挤度,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顺畅出行。

在友谊宫站、兆麟公园站对去往防洪纪念塔广场、过江索道、斯大林公园及铁路“网红桥”进行有效疏导,极大缓解了热门景区客运压力。特别是与公安、消防救援、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共建的“5分钟应急响应圈”,在假期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未发生乘客滞留情况。
赵庚 马卓 哈尔滨日报记者 董艳春
(图片由地铁集团提供)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