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各100名),2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子从12万名优秀本科生和9万名优秀研究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展现了哈工大学子的卓越风采。他们是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卓,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魏迅桐。
如此优秀的两位哈工大学子,他们的成长经历是怎呀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生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张卓:
科研要以兴趣为“导航”
大一结束后的暑假,张卓进入实验室,跟随老师研究组合结构的长期性能。他每天早晨八点准时到实验室,中午吃个饭接着做实验直到晚上实验室关门,他再继续学习实验要用到的理论知识。一个暑假的时间,他把下学期的四五门课都自学完了。他说:“做科研一定要基于自己的学习兴趣,想要做没人做过的事情,遇到困难是必然的,如果有兴趣支撑,就能坚持去做。”大二他参加大创,继续研究相关课题,提出了“钢管钢渣混凝土徐变模型”,并被写入行业规范。大三时,他成为学院唯一获学校首批“点子基金”资助的本科生,目前已发表SCI论文四篇。
张卓在做实验
去验证自己所想的
“科研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有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实践,去验证自己所想的。”他担任组长带队参加第四届SAMPE“工程结构纤维复合材料创新应用设计”竞赛。比赛前,他们设计的新型锚固系统,失败重来了很多次,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除此之外,他还先后斩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业化建筑与智慧建造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张卓(右五)参加SAMPE中国2023年会国际学术会议拓宽国际视野
张卓坚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多次前往厦门市、尚志市、大庆市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加入“功夫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前往北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访学实践。在北京,他听校友分享对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科研、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建议,赴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知名企业实地调研。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他走进高水平大学和当地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性活动,拓展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发展大势中坚定“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打响“中国青年名片”。
张卓在新加坡参加“功夫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
在服务中温暖自己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不仅为需要的人照亮前路,也让青春在奉献中找到更辽阔的意义。”他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服务时长600余小时。在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中,他担任志愿者,并作为全市志愿者代表,在誓师大会上接受组委会授出征旗。
张卓(左)在亚冬会开幕式上和旗手宁忠岩合影
他还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等职务,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以创新推动校园发展,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魏迅桐:
用叶片赋能“双碳”战略
在导师李德友教授的启发下,魏迅桐捕捉到自然与科技的共振频率,将鲸鱼鳍肢的流动特性“翻译”为工程语言,创新开发了一种基于仿生凸起的风力机叶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协同优化方法,攻克了传统风力机气动性能不足的难题,使风力机的输出功率提升3.95%。
魏迅桐(右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依托研究内容,他组建团队先后参加了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和零碳未来创新大赛,让文章中的公式化作转动的绿色风轮。他和队友夜以继日、分工合作,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只为等待一个实验结果。最终,捧得两项国家级奖项。他说:“从理论到实践的经历,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双碳’战略认知的大门。当我们的方案受到评委们的认可,我意识到‘双碳’战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需要每个人用智慧与行动去实现的目标。”
魏迅桐(第二排左一)和老师及队友们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海上风场模型
做科研需要“落地生根”
“能源转型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落地生根。”他深入四川、广东等6个省份调研新能源应用场景,先后到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通过实地观摩、与专家及校友座谈,了解能源行业的前沿核心需求。“有一位校友跟我们说:‘不要太看重短期的目标,要把眼光放长远,让自己的科研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紧连在一起。’对我触动很深。”魏迅桐说,自己在哈工大的七年间,身边的师长、学长都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自身目标,这也深深感染了他,激励着他为祖国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魏迅桐在国家能源集团实地调研
从一个人优秀到一群人成长
作为团支部书记,他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支部成员一起科研攻关,成立了科研互助小组。“平时我看到好的文献就会分享到群里,大家一起分析文章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实验逻辑。”在科研互助小组,支部成员会一起讨论科学问题,在做实验中互相帮助,相互分享经验。在他营造的良好科研氛围下,支部成员共发表SCI、EI论文23篇,申请专利及软著21项,荣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竞赛奖项9项,为建设能源强国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魏迅桐在组织生活会上带领同学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张又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图片来自哈工大)
编辑 王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