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走进黑龙江工商学院,开展了一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进校园宣讲活动,其中,作为此次活动一个重要环节的“塑料重生计划”将环保理念与青春创意相结合,让日常被随手丢弃的塑料物品重获新生。

活动中,讲师围绕塑料这一主题展开了全面讲解。在“不可能挑战”环节,同学们分组PK,列举50种减塑降塑方法。大家积极思考,与同组伙伴热烈交流,深入探讨减少塑料使用的可行途径。随后,同学们纷纷在明信片上写下环保承诺,如“我的外卖,从此自带餐具”“毕业时,用旧书换绿植”等,表达了自己践行环保的决心。

此前,一场“塑料重生计划”手工创作活动更是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环保创意。同学们化身“环保艺术家”,利用废弃塑料瓶、吸管、包装袋等材料,开展“变废为宝”的创作。在他们的巧手下,日常被随手丢弃的塑料物品重获新生。
在创作的作品中,以蓝色调为主导的海洋背景里,各类塑料垃圾肆意漂浮,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海洋的伤痛,引发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用饮料瓶构建的国旗底座,象征着人类对海洋的主权与责任;而奶茶杯垃圾桶,则是在提醒我们,解决海洋垃圾问题,需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改变做起。这些手工作品不仅是创意的体现,更像是警钟,让大家反思自身行为对海洋、人类和生态的影响。
此次活动将环保知识宣讲与创意实践相结合,让环保不再停留于口号,而是化作师生指尖的温度与思想的火花,激发了大家参与环保的热情,引导更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霍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于赛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