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东农”良种助春耕,“巴彦大豆”再添新成员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17

农时不等人,春耕播种忙。17日,在巴彦县“黑土保护第一村”红光乡丰裕村,一块刚刚播种完的农田上插了许多标签,这里是“东北农大”大豆繁育基地。今年,大豆良种东农“358”在巴彦县推广种植,“巴彦大豆”再添新成员,稳粮增豆又多了一重保障。

为了精准掌握株距、行距,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波下田指导乡亲们播种。他告诉记者,这可不是普通的大豆,而是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型团队在传统的高油高产高蛋白的目标前提下,对大豆进行功能性的改良,改变了大豆成分,形成了一个具有保健型的功能性大豆,这种大豆市场空间广阔,附加值高,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更多的利润空间。

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是远近闻名的“种豆村”,还是全县第一个实现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村。近年来,该村与东北农业大学达成“学校+乡村+合作社”的共建模式,实现“东农”系列大豆种子自繁,良种的自给让农户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增产增收又多了一重保障,乡亲们种豆积极性逐年高涨。

为了进一步促进县校共建工作取得务实成果,今年,东北农业大学在丰裕村试验田共培养了2000余个功能性大豆新品种,优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功能性大豆新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在适合人体吸收的同时,提升了种植产量,新品种广泛用于加工制作蛋白粉及其制品。

红光乡丰裕村党总支书记于云波介绍,今年,东北农业大学在村里推广种植的是“358”东农豆,是高蛋白、降胆固醇、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大豆,这个大豆是新通过国家的审定豆种,去年2024年度,它产出的效果非常好,每亩地在430斤左右,非常受农户欢迎。

下一步,巴彦县与东北农业大学将继续通过县校合作,将更多的科研技术成果落户黑土地,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协同,助力双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齐刚 杨鑫宇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视频、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