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由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市教育局、市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小学生远程同步种植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覆盖全市413所中小学校,吸引14.6万名学生化身“小农匠”,开展朝天椒、西葫芦、矮生黄铃、圆茄等8类蔬菜种植实践。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劳动教育,为“五育并举”育人目标注入新动力。

科技赋能,“远程种植”持续发力。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依托“远程种植”指导体系,并深入校园实地指导,为学生们全天候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学生们将学习养护技巧、病虫害防治等农业专业知识,通过观察种子破土、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的完整周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自然规律,深化科学认知。

多维主题,拓宽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今年,南岗区以“绿芽档案”“田园绘梦”等主题活动,将远程种植活动与生命教育相结合;道里区、双城区等地开展“种植达人”评选,激发学生劳动热情;松北区、呼兰区创新开展“家校共育菜园”活动,推动劳动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香坊区、尚志市引入化学实验解析种植奥秘,强化跨学科融合。

九年深耕,科技与教育协同育品牌。自2017年首届活动启动以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持续优化技术支撑体系,协同教育系统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协同、院所支撑”的劳动育人生态。9年间,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丰收的喜悦,更在培育作物的过程中磨砺了责任意识与坚韧品格。这场贯穿春耕秋收的实践,既是生动的自然科学课堂,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哈尔滨样板”。
未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以科技之力助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贡献更多“农科智慧”。
张衡 哈尔滨日报记者 毕博
照片由市农科院提供
编辑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