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免费领鸡蛋、豆油?坐着听课就能拿礼品?这可能是骗子设的“温柔陷阱”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18

今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5月14日,哈市松北区检察院以“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为契机,深入船口街道观江国际社区,为社区内的中老年朋友送上了一堂“沉浸式”普法课。

活动中,检察官通过三个真实案例,讲解骗子如何用“小恩小惠”铺路,一步步掏空老人腰包的套路。检察官不仅拆解套路,更为广大居民带来“硬核”法律武器,打赢反诈之战:遭遇诈骗怎么办?保留证据(合同、转账记录、宣传页),第一时间联系子女、社区或司法机关;日常生活如何防?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重大决策多和家人商量。

随后,检察官还对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了宣传,讲解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措施,鼓励大家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典”亮晚年。

当“送鸡蛋”遇上“民法典”,当“花式套路”撞上“法律盾牌”,这场普法课不仅是一次反诈宣传,更是一次对老年人法治需求的回应。下一步,松北区检察院将持续开展“民法典进社区”系列活动,用“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让法律温暖走进每个家庭。

骗子常见套路与应对方法如下:

套路一:“免费鸡蛋”钓大鱼,洗脑营销卖“神药”

“送鸡蛋、测血糖、免费体检……这些‘贴心服务’背后,藏着连环骗局!”骗子先用几枚鸡蛋、一次免费体检吸引老人到场,再“精准诊断”:“您血液黏稠、血管全是油,迟早得血栓!”接着推出“某大学科研团队研制”“航天技术理疗仪”,声称“640元买回家,无效退款还送一堆礼品”。

检察官支招:遇到“包治百病”“政府补贴”等话术,先问子女、再查资质,购买前查看企业营业执照,正规商家应主动提供发票和售后保障,警惕“无资质游商”借“民营扶持政策”名义行骗,千万别被“免费试用”冲昏头脑!

套路二:“赚差价”变“亏大钱”,虚假比价藏陷阱

“某地同仁堂卖19980元,我们只卖998元,退货运费我来补!”骗子利用老人“怕吃亏”“信品牌”心理,虚构同款高价产品,承诺“试用15天不满意倒贴500元打车费”。看似“稳赚不赔”,实则产品成本极低,一旦老人嫌麻烦不退货,或发现无效时,骗子早已人去楼空。

检察官支招:保留宣传页、录音等证据,发现被骗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渠道维权,别让“怕麻烦”成了骗子的“突破口”!

套路三:“保本高息”理财课,投十万送汽车?血本无归是结局!

“年满55岁才能买!存1万每周返2500.买10万送电瓶小汽车,一个月净赚5万!”面对“躺赚”诱惑,不少老人掏出养老钱。但骗子的“收益表”全是空中楼阁——前期返利用新投资者的本金支付,一旦资金链断裂,老人血本无归。

检察官支招:“高额返利”不心动,“稳赚不赔”是陷阱,“政府补贴”先查证,天上不会掉馅饼。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冠 照片由松北区检察院提供

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