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哈市粮食企业走进哈工大|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27

5月24日,全国粮食科技周启动当天,哈尔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首批组织五常市、方正县粮储行政管理部门和11户骨干粮食加工企业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特种食药与生物化工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寒地中心参观交流。

本次活动聚焦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条、推动粮食烘干环节节粮减损两条主线,围绕粮食流通领域“两新”“提质增效”等项目谋划,进一步搭建“政校企”平台,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体系优势,汲取成果转化成功案例经验,以“走进活动”为载体,促进部门和企业同频共振,推动全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粮储局干部职工实地参观特种食药与生物化工创新研究中心科技成果展示、特种食药与生物化工创新研究中心实验室、建筑与设计学院寒地中心热工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哈工大在高值化高端食品开发、工业4.0数字化食药产品加工、粮食低温烘干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转化应用情况,并进行座谈交流。

“哈尔滨是优质水稻核心产区,区域内大米品牌总价值达1091.14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哈尔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海东表示,带领粮食加工企业开展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打通从科技研发“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更多“哈字号”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系列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对搭建平台,促进哈工大在粮食精深加工、绿色低耗烘干等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了解粮食精深加工发展趋势,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希望依托哈工大的全方位赋能,更好发挥资源优势,协调推动以大米产品为主的初加工向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精深加工延伸,真正实现“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帮助哈尔滨粮储工作在推动加工、储存环节节粮减损、重点项目谋划、对接政策等方面力争上游,争当排头。

“哈工大始终致力于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链条体系,有信心以先进技术为坚实支撑,与企业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为哈尔滨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科技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宿健飞说。

活动中,化工与化学学院特种食药与生物化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振宇详细介绍了前沿技术对粮食原料进行深度开发,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粮食加工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新路径,让粮食加工产业更具科技赋能优势与市场竞争力。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玛丽居里学者展长虹介绍了哈工大科研团队运用热泵粮食低温烘干技术,有效解决高温烘干导致的品质劣变问题,助力实现产量、品质、销售价格的三重提升,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应用价值。

中粮米业(五常)、乔府大院、五常彩桥、五米常香、磨盘山米业、方正秋然、宝兴新龙、盛军米业等粮食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新项目谋划、生产线升级改造、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生产经营实际问题与哈工大科学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哈尔滨市在科技赋能粮食产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有望实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贯通。未来,哈尔滨市粮储局将继续组织更多的粮食加工企业走进哈工大,让更多“哈字号”科技成果在粮食产业落地生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

哈尔滨日报记者 毕博(照片由哈尔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供)

编辑 于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