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及时的哈尔滨综合新闻
安装冰城+客户端
关注哈尔滨新闻网

市农科院“90后”青年农艺师的“水温保卫战”

来源:冰城+客户端 2025-05-28

5月25日9时,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小龙虾的池塘边已泛起粼粼波光。下地笼抓虾、开喷泉供氧……水产分院助理“90后”农艺师胡伯昂穿着工服紧张地忙碌着,目光专注地检查着地笼的沉降深度。

“喷泉不仅是供氧装置,还可以起到增温的作用。”胡伯昂擦拭着额头的汗珠解释道。自成为科技特派员以来,他的足迹早已跨越数百公里,仅今年就6次奔赴铁力,将实验室里的智慧播撒在龙江大地的池塘间。回溯那段“时间保卫战”,胡伯昂记忆犹新。

“首次投身助农服务,是我入职的第二年。”在方正县会发镇马杰家庭农场,胡伯昂留意到养殖户对于养殖小龙虾经验不是特别多,为了确保第二日小龙虾虾苗投放可以顺利进行,胡伯昂不放心地前往当地虾苗温室大棚进行考察。

刚踏入其中一个温室大棚,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胡伯昂赶忙拿起温度检测设备,对各个温室的水温进行逐一检测。检测结果让胡伯昂眉头紧锁,各个温室的水温差异大得惊人。一号棚的水温早已远远超出虾苗所能承受的极限,而后方的几个大棚,水温却低得可怜。这样的水温环境对即将到来的虾苗而言,无疑是致命威胁。

“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胡伯昂立刻与农场的马杰取得联系,简要说明情况后,便带着两位工人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温度平衡工作中。为了尽快让温室水温回归适宜范围,胡伯昂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精准的调节方案。对于温度过高的温室,胡伯昂降低棉被的高度,让阳光直射的面积减少,同时小心翼翼地打开塑料膜,让清新的空气涌入,带走多余的热量;对于温度过低的温室,则果断拉开棉被,让温暖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进来,为水体升温。

整个过程中,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终于,在虾苗到来之前,所有的温室都成功完成了水温的调节,为即将入住的“客人”,精心打造好舒适的家园。“养小龙虾还真是个细致的工作啊!”马杰看着一切就绪的温室,不禁感慨道。

那一刻,胡伯昂悬着的心也落了地,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的笑容。随后,市农科院的寒地小龙虾虾苗顺利地投放到了会发镇的池塘中,开启它们在寒地的生长之旅。胡伯昂表示,此次助农行动成效显著,今年4月份,会发镇投放小龙虾苗达400万尾,下塘成活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养殖户的成本损失大幅减少。

“科技特派员的经历,于我而言,是一堂生动且意义的实践课。”胡伯昂表示,他将继续怀揣着对农业科研的热爱与执着,在农业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张衡 哈尔滨日报记者 毕博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

编辑 刘鑫鹏